伪冒
【拼音】:wěi mào
【注音】:ㄨㄟˇㄇㄠˋ
【结构】:伪(左右结构)冒(上下结构)
【简体】:伪冒
【繁体】:偽冒
词语解释以假充真,伪造劣质。指产品或商品冒用其它牌名进行伪造,或质量低劣。假冒产品是指使用不真实的厂名、厂址、商标、产品名称、产品标识等从而使客户、消费者误以为该产品就是正版的产品。伪劣产品是指质量低劣或者失去使用性能的产品。伪冒[wěimào]⒈假冒;冒充。
基础解释假冒;冒充。
引证解释⒈假冒;冒充。引宋周煇《清波杂志》卷六:“时归明人观察使黄璘,措置广西边事,招徠大理国进奉。朝廷疑之,下本路帅臣究实。曾祖抗章言伪冒,忤蔡京意,乃落职宫祠。”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八章第二节:“经检出的伪冒户籍,称为‘却籍’,要被罚充远戍。”
网络解释伪冒伪冒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是wěimào,意思是假冒;冒充。
综合释义假冒;冒充。宋周煇《清波杂志》卷六:“时归明人观察使黄璘,措置广西边事,招徠大理国进奉。朝廷疑之,下本路帅臣究实。曾祖抗章言伪冒,忤蔡京意,乃落职宫祠。”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八章第二节:“经检出的伪冒户籍,称为‘却籍’,要被罚充远戍。”虚伪假冒也。宋、王明清《挥麈后录》:「防伪冒。」
网友释义【拼音】:wěimào【注音】:ㄨㄟˇㄇㄠˋ【汉字】:伪冒(伪冒)假冒;冒充。宋周煇《清波杂志》卷六:“时归明人观察使黄璘,措置广西边事,招徕大理国进奉。朝廷疑之,下本路帅臣究实。曾祖抗章言伪冒,忤蔡京意,乃落职宫祠。”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八章第二节:“经检出的伪冒户籍,称为‘却籍’,要被罚充远戍。”
汉语大词典假冒;冒充。宋周煇《清波杂志》卷六:“时归明人观察使黄璘,措置广西边事,招徕大理国进奉。朝廷疑之,下本路帅臣究实。曾祖抗章言伪冒,忤蔡京意,乃落职宫祠。”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八章第二节:“经检出的伪冒户籍,称为‘却籍’,要被罚充远戍。”
其他解释虚伪假冒也。宋、王明清《挥麈后录》:「防伪冒。」
英语paraph
其他释义1.假冒;冒充。
1.出售的伪冒药物多是“山寨”一些老字号药品,如保心安油、余仁生保婴丹、黄道益活络油、虎标万金油、健胃整肠丸等。
2.上列品牌拉头,均为客户注册商标,仅供参考,无授权不得生产及伪冒。
3.社会礼坏乐崩,道德失范,廉耻无存,伪冒公行,以强凌弱,以众暴寡,恬不为怪。
4.但是,整个产业的发展质量却是参差不齐,相当大一部分电商企业,特别是第三方电商平台,长年饱受销售伪冒假劣产品的诟病。
5.为从源头上杜绝“超标油”流入,兰州市质监局,市商务局、工商局将严查全市油品销售行为,禁止生产和销售伪冒假劣油品。
6.相见不如怀念,怀念不如老作,虚构的幻想的伪冒的假的,也许才是我杯茶。
7.商业罪案调查科继续双管齐下,采取主动防止及侦破集团及严重诈骗、伪冒及伪造案,以及科技罪案。
8.显然,这是一份盗用他行密押并伪冒印尼国民商业银行的假信用证。
9.而且,要到正规的专卖点或网店选购学生装,自觉抵制伪冒假劣学生装。
读音:wěi
[wěi]
(1)(形)有意做作掩盖本来面貌的;虚假:~币|~令。
(2)(形)不合法的:~造|~选。
读音:mào,mò
[mào]
[ mào ]1. 向外透或往上升:冒烟(①烟往上升;②发怒)。冒汗。冒尖。
2. 不顾(恶劣的环境或危险等),顶着:冒雨。冒险。冒死。
3. 不加小心,鲁莽,冲撞:冒失。冒昧。冒进(不顾具体条件,急躁进行)。
4. 用假的充当真的,假托:冒牌。冒充。冒名顶替。
5. 复盖:“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6. 贪污:“贪于饮食,冒于货贿”。
7. 古同“帽”。
8. 古同“瑁”,玳瑁。
9. 姓。
[ mò ]1. 〔冒顿(dú)〕中国汉初匈奴族的一个君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