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愆
【拼音】:wú qiān
【注音】:ㄨˊㄑ一ㄢ
【结构】:无(独体结构)愆(上下结构)
【繁体】:無愆
词语解释1.亦作'无愆'。2.没有过失。3.没有丧失。4.没有超过。无愆[wúqiān]⒈亦作“无愆”。⒉没有过失。⒊没有丧失。⒋没有超过。
引证解释⒈亦作“无諐”。⒉没有过失。引《书·说命下》:“监于先王成宪,其永无愆。”汉蔡邕《太傅胡公碑》:“﹝公﹞弥纶古训,贯万品,研精微,用补前臣之所闕,十年而无愆。”《后汉书·韦彪传》:“故大鸿臚韦彪,在位无愆,方欲録用,奄忽而卒。”⒊没有丧失。引《文选·王粲<赠士孙文始>诗》:“庶兹永日,无諐厥绪。”吕延济注:“諐,失;厥,其;绪,业也。”⒋没有超过。引《宋书·顾觊之传》:“﹝覬之﹞乃以其意命弟愿著《定命论》,其辞曰:‘……贫豪莫差,修天无爽,有允琐辞,无愆鄙説,统而言之,孰往非命!’”
网络解释无愆无愆,wúqiān,亦作“无諐”。没有过失
网友释义无愆,汉语词语,读音wúqiān,意思是没有过失;没有丧失。
汉语大词典亦作“无愆”。(1).没有过失。《书·说命下》:“监于先王成宪,其永无愆。”汉蔡邕《太傅胡公碑》:“﹝公﹞弥纶古训,贯万品,研精微,用补前臣之所阙,十年而无愆。”《后汉书·韦彪传》:“故大鸿胪韦彪,在位无愆,方欲录用,奄忽而卒。”(2).没有丧失。《文选·王粲〈赠士孙文始〉诗》:“庶兹永日,无愆厥绪。”吕延济注:“愆,失;厥,其;绪,业也。”(3).没有超过。《宋书·顾觊之传》:“﹝觊之﹞乃以其意命弟愿著《定命论》,其辞曰:‘……贫豪莫差,修天无爽,有允琐辞,无愆鄙说,统而言之,孰往非命!’”
1.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
读音:wú,mó
[wú]
[ wú ]1.没有,与“有”相对;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 mó ]南无,也作“南谟”。佛教用语,常用于佛、菩萨名或经书题名之前,表示对佛和佛法的尊敬,含“归敬”、“敬礼”的意思。如:南无阿弥陀佛。
读音:qiān
[qiān]
(1)(名)罪过;过失:前~|罪~。
(2)(动)错过(时期):~期(延误日期)|~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