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屈
【拼音】:yù qū
【注音】:ㄩˋㄑㄨ
【结构】:郁(左右结构)屈(半包围结构)
【繁体】:鬱屈
词语解释1.盘屈。唐韩愈《初南食贻元十八协律》诗:'惟蛇旧所识,实惮口眼狞。开笼听其去,郁屈尚不平。'后以称代蛇。2.屈曲貌。3.形容攒聚之状。4.郁积,郁结。
基础解释盘屈。唐韩愈《初南食贻元十八协律》诗:/'惟蛇旧所识,实惮口眼狞。开笼听其去,郁屈尚不平。/'后以称代蛇。屈曲貌。3.形容攒聚之状。4.郁积,郁结。
引证解释⒈盘屈。引唐韩愈《初南食贻元十八协律》诗:“惟蛇旧所识,实惮口眼狞。开笼听其去,鬱屈尚不平。”后以称代蛇。宋苏轼《闻正辅表兄将至以诗迎之》诗:“几欲烹鬱屈,固尝饌鉤輈。”⒉屈曲貌。引宋苏轼《怀贤阁》诗:“西观五丈原,鬱屈如长虵。”⒊形容攒聚之状。引明蒋一葵《长安客话·正阳门庙》:“正阳门庙者,祀汉前将军关侯……焦太史竑铭其庙碑曰:‘蒸哉文皇,鹰扬启土。奠鼎幽燕,飞龙九五。鬱屈觚稜,穹窿禁籞。’”⒋郁积,郁结。引清唐孙华《小病柬松》诗之一:“填膺鬱屈非能语,不遇长桑那得知?”
综合释义盘屈。唐韩愈《初南食贻元十八协律》诗:“惟蛇旧所识,实惮口眼狞。开笼听其去,鬱屈尚不平。”后以称代蛇。宋苏轼《闻正辅表兄将至以诗迎之》诗:“几欲烹鬱屈,固尝饌鉤輈。”屈曲貌。宋苏轼《怀贤阁》诗:“西观五丈原,鬱屈如长虵。”形容攒聚之状。明蒋一葵《长安客话·正阳门庙》:“正阳门庙者,祀汉前将军关侯……焦太史竑铭其庙碑曰:‘蒸哉文皇,鹰扬启土。奠鼎幽燕,飞龙九五。鬱屈觚稜,穹窿禁籞。’”郁积,郁结。清唐孙华《小病柬松》诗之一:“填膺鬱屈非能语,不遇长桑那得知?”
汉语大词典迂回曲折。宋苏轼《至下马碛憩于北山僧舍有阁曰怀贤南直斜谷西临五丈原诸葛孔明所从出师也》诗:“西观五丈原,郁屈如长蛇。”一本作“郁屈”。(1).盘屈。唐韩愈《初南食贻元十八协律》诗:“惟蛇旧所识,实惮口眼狞。开笼听其去,郁屈尚不平。”后以称代蛇。宋苏轼《闻正辅表兄将至以诗迎之》诗:“几欲烹郁屈,固尝馔钩辀。”(2).屈曲貌。宋苏轼《怀贤阁》诗:“西观五丈原,郁屈如长蛇。”(3).形容攒聚之状。明蒋一葵《长安客话·正阳门庙》:“正阳门庙者,祀汉前将军关侯……焦太史竑铭其庙碑曰:‘蒸哉文皇,鹰扬启土。奠鼎幽燕,飞龙九五。郁屈觚棱,穹窿禁籞。’”(4).郁积,郁结。清唐孙华《小病柬松》诗之一:“填膺郁屈非能语,不遇长桑那得知?”
读音:yù
[yù]
(1)(形)香气浓厚:~烈。
(2)(形)(Yù)姓。
(3)(形)(草木)茂盛:~~葱葱|浓~|葱~。
(4)(形)(忧愁、气愤等)在心里积聚不得发泄:忧~|抑~|~闷。
读音:qū
[qū]
1. 使弯曲,与“伸”相对:屈曲(
)。屈折。屈膝。屈伸(弯曲和伸直,引申为失意和得意)。首屈一指。卑躬屈膝。2. 低头,降服:屈服。屈从。威武不屈。
3. 冤枉,叫人不痛快:冤屈。委屈。屈辱。屈才。屈就(受委屈而担任某种职务,常用于请人任职的客套话)。屈驾。屈己待人。
4. 理亏:屈心(亏心,昧心)。理屈词穷。
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