鸲目
【拼音】:qú mù
【注音】:ㄑㄨˊㄇㄨˋ
【结构】:鸲(左右结构)目(独体结构)
【繁体】:鴝目
词语解释1.亦作'鸜目'。2.指端砚上的斑点。
基础解释亦作/'鸜目/'。指端砚上的斑点。
引证解释⒈亦作“鸜目”。指端砚上的斑点。参见“鴝眼”。引宋梅尧臣《杜挺之赠端溪圆砚》诗:“微分鸜目莹,尚渍墨花碧。”
网络解释鸲目鸲目,是一个汉语词汇,亦作“鸜目”。指端砚上的斑点。
综合释义亦作“鸜目”。指端砚上的斑点。宋梅尧臣《杜挺之赠端溪圆砚》诗:“微分鸜目莹,尚渍墨花碧。”参见“鴝眼”。
汉语大词典亦作“鸲目”。指端砚上的斑点。宋梅尧臣《杜挺之赠端溪圆砚》诗:“微分鸲目莹,尚渍墨花碧。”参见“鸲眼”。
读音:qú
[qú]
(名)鸟名;体小尾长;嘴短而尖;羽毛美丽。
读音:mù
[mù]
(1)(名)眼睛:有~共睹|历历在~。
(2)(动)〈书〉看:~为奇迹。
(3)(名)大项中再分的小项:项~|细~|纲举~张。
(4)(名)目录:书~|药~|剧~。
(5)(名)生物学中把同一纲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目;如鸟纲中有雁形目、鸡形目等。目以下为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