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党
【拼音】:fù dǎng
【注音】:ㄈㄨˋㄉㄤˇ
【结构】:父(独体结构)党(上下结构)
【简体】:父党
【繁体】:父黨
词语解释父党fùdǎng。(1)指父系的亲族。亦指父亲一辈的人。
基础解释指父系的亲族。亦指父亲一辈的人
引证解释⒈父系亲族。引《礼记·礼器》:“至敬无文,父党无容。”孔颖达疏:“父党无容者,谓父之族党是亲质素,故事之无有折旋揖让之容。”⒉父辈;长辈。引《后汉书·张楷传》:“宾客慕之,自父党夙儒偕造门焉。”《三国志·魏志·常林传》:“年七岁,有父党造门。”
网络解释父党父党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fùdǎng,译为父系亲族;长辈。
综合释义父系亲族。《礼记·礼器》:“至敬无文,父党无容。”孔颖达疏:“父党无容者,谓父之族党是亲质素,故事之无有折旋揖让之容。”父辈;长辈。《后汉书·张楷传》:“宾客慕之,自父党夙儒偕造门焉。”《三国志·魏志·常林传》:“年七岁,有父党造门。”父系亲族。《三国志.卷二三.魏书.常林传》:「年七岁,有父党造门。」
网友释义fùdǎngㄈㄨˋㄉㄤˇ父党(父党)(1).父系亲族。《礼记·礼器》:“至敬无文,父党无容。”孔颖达疏:“父党无容者,谓父之族党是亲质素,故事之无有折旋揖让之容。”(2).父辈;长辈。《后汉书·张楷传》:“宾客慕之,自父党夙儒偕造门焉。”《三国志·魏志·常林传》:“年七岁,有父党造门。”
汉语大词典(1).父系亲族。《礼记·礼器》:“至敬无文,父党无容。”孔颖达疏:“父党无容者,谓父之族党是亲质素,故事之无有折旋揖让之容。”(2).父辈;长辈。《后汉书·张楷传》:“宾客慕之,自父党夙儒偕造门焉。”《三国志·魏志·常林传》:“年七岁,有父党造门。”
国语辞典父系亲族。《三国志.卷二三.魏书.常林传》:「年七岁,有父党造门。」《西游记.第四四回》:「一百个是我父党,一百个是我母党,一百个是我交契。」也作「父族」。
其他释义1.父系亲族。2.父辈;长辈。
1.但是同行的杜慎卿说,“夷十族”之说很不恰当,历史上汉朝法律最重,也不过是“夷三族”,即父党、母党、妻党。
读音:fù,fǔ
[fù]
[ fù ]1. 爸爸,母亲的丈夫:父母。父辈。父子。父兄。
2. 对男性长辈的称呼:父老(一国或一乡的长者,亦指古代乡里中管理公共事物的人)。伯父。舅父。
[ fǔ ]1. 老年人:田父。渔父。
2. 同“甫”。
读音:dǎng
[dǎng]
(1)(名)政党:中国共产~。
(2)(名)由私人利害关系结成的集团:结~营私。
(3)(动)偏袒:~同伐异。
(4)(名)旧指亲族:父~。
(5)(名)古代乡里组织:乡~。
(6)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