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旅
【拼音】:zhèn lǚ
【繁体】:振旅
词语解释⒈ 谓整队班师。⒉ 整顿部队,操练士兵。振旅[zhènlǚ]⒈谓整队班师。⒉整顿部队,操练士兵。
引证解释⒈ 谓整队班师。引:《诗·小雅·采芑》:“伐鼓渊渊,振旅闐闐。”毛传:“入曰振旅,復长幼也。”孔颖达疏引孙炎曰:“出则幼贱在前,贵勇力也;入则尊老在前,復常法也。”《汉书·陈汤传》:“臣与吏士共诛郅支单于,幸得禽灭,万里振旅,宜有使者迎劳道路。”颜师古注:“师入曰振旅。”唐皇甫冉《送袁郎中破贼北归》诗:“黄香省闥登朝去,杨僕楼船振旅归。”清薛福成《庸盦笔记·述异·左侯相之梦》:“设官置防,布置粗定,然后振旅入塞,返其故镇。”⒉ 整顿部队,操练士兵。引:《国语·晋语五》:“乃使旁告於诸侯,治兵振旅,鸣钟鼓,以至於宋。”《汉书·李广传》:“振旅抚师,以征不服。”明刘基《春秋明经·公会齐侯》:“今楚而敢伐徐,则以不救黄而覘桓公之不能矣。公能於此而振旅焉,犹可及也。”⒈谓整队班师。引《诗·小雅·采芑》:“伐鼓渊渊,振旅闐闐。”毛传:“入曰振旅,復长幼也。”孔颖达疏引孙炎曰:“出则幼贱在前,贵勇力也;入则尊老在前,復常法也。”《汉书·陈汤传》:“臣与吏士共诛郅支单于,幸得禽灭,万里振旅,宜有使者迎劳道路。”颜师古注:“师入曰振旅。”唐皇甫冉《送袁郎中破贼北归》诗:“黄香省闥登朝去,杨僕楼船振旅归。”清薛福成《庸盦笔记·述异·左侯相之梦》:“设官置防,布置粗定,然后振旅入塞,返其故镇。”⒉整顿部队,操练士兵。引《国语·晋语五》:“乃使旁告於诸侯,治兵振旅,鸣钟鼓,以至於宋。”《汉书·李广传》:“振旅抚师,以征不服。”明刘基《春秋明经·公会齐侯》:“今楚而敢伐徐,则以不救黄而覘桓公之不能矣。公能於此而振旅焉,犹可及也。”
汉语大词典(1).谓整队班师。《诗·小雅·采芑》:“伐鼓渊渊,振旅阗阗。”毛传:“入曰振旅,复长幼也。”孔颖达疏引孙炎曰:“出则幼贱在前,贵勇力也;入则尊老在前,复常法也。”《汉书·陈汤传》:“臣与吏士共诛郅支单于,幸得禽灭,万里振旅,宜有使者迎劳道路。”颜师古注:“师入曰振旅。”唐皇甫冉《送袁郎中破贼北归》诗:“黄香省闼登朝去,杨仆楼船振旅归。”清薛福成《庸盦笔记·述异·左侯相之梦》:“设官置防,布置粗定,然后振旅入塞,返其故镇。”(2).整顿部队,操练士兵。《国语·晋语五》:“乃使旁告于诸侯,治兵振旅,鸣钟鼓,以至于宋。”《汉书·李广传》:“振旅抚师,以征不服。”明刘基《春秋明经·公会齐侯》:“今楚而敢伐徐,则以不救黄而觇桓公之不能矣。公能于此而振旅焉,犹可及也。”
国语辞典⒈ 整顿军队。引:《左传·隐公五年》:「三年而治兵,入而振旅,归而饮至,以数军实。」《文选·任昉·劝进今上牋》:「班师振旅,大造王室。」振旅[zhènlǚ]⒈整顿军队。引《左传·隐公五年》:「三年而治兵,入而振旅,归而饮至,以数军实。」《文选·任昉·劝进今上牋》:「班师振旅,大造王室。」
辞典修订版整顿军队。《左传.隐公五年》:「三年而治兵,入而振旅,归而饮至,以数军实。」《文选.任昉.劝进今上牋》:「班师振旅,大造王室。」
其他释义1.谓整队班师。2.整顿部队,操练士兵。
1.况世哲继轨,先德在人,经纶草昧,叹深微管,加以朱方之役,荆河是依,班师振旅,大造王室,虽复累茧救宋,重胝存楚,居今观古,曾何足云。
2.岳及石他战于河滨,败之,斩他及其甲士一千五百级,赴河死者五千余人,悉收所虏,振旅而归。
3.古者春振旅,夏茇舍,秋治兵,冬大阅,皆于农隙以讲事,大司马教战之法,大宗伯大田之礼,细论周制,大抵军旅之政,六卿无有不总之者。
4.清朝初期,为绥抚北方各少数民族,行围尚武,治兵振旅,统治者设立了木兰围场,定期进行木兰秋。
5.阳山碑材和汤山古猿人洞经过重新包装后,声誉大振,旅游人数倍增,算是南京在出售旅游景点经营权方面难得的成功范例。
6.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天下既平,天下大恺,春嵬秋犭尔,诸侯春振旅,秋治兵,所以不忘战也。
7.天下既平,天下大恺,春嵬秋尔,诸侯春振旅,秋治兵,所以不忘战也。
8.获车乘牛马驴骡各数千,资器山积,振旅而归。
9.惧,密使请降,求杀祗为效,闵振旅而归。
10.众人振旅而归,来到聚贤寨内,只见厅堂一人背面而立,众人观此人疑是李义乾,大喜过望,刘贤德忙上前问道:“可是军师归来?”。
读音:zhèn
[zhèn]
(1)(动)救济。
(2)(动)摇动;挥动。
(3)(动)奋起:~奋|~作。
读音:lǚ
[lǚ]
(1)(动)在外地做客;旅行:~客|~途|~居|~馆|行~|商~。
(2)谷物等不种自生的。
(3)(名)军队的编制单位;辖几个团或几个营:~长|两~兵。
(4)(名)泛指军队:强兵劲~|军~之事。
(5)(动)共同:~进~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