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抱石
【拼音】:fù bào
【注音】:ㄈㄨˋ ㄅㄠˋ ㄕˊ
词语解释⒈画家,美术教育家。新余(今属江西)人。曾留学日本。回国后从事美术教育。建国后曾任中国美协副主席。擅画山水,注重将水、墨、色融合一体,对传统绘画的技法有所创新。曾与关山月合作《江山如此多娇》。著有《傅抱石美术文集》。
国语辞典傅抱石[fùbàoshí]⒈人名。(西元1904~1965)江西新喻人,日本帝国美术学校毕业。曾任中央大学教授,善画山水人物,山水画皴法综合乱柴皴、披麻皴、鬼面皴、荷叶皴等皴法,人称「抱石皴」。人物画多取材于古典诗词。能从我国绘画的传统思想及技法中求新,画史画论亦具权威。著有《石涛上人年谱》、《中国美术史年表》、《中国古代山水画史研究》、《中国绘画理论》等。德语FuBaoshi(Eig,Pers,1904-1965)
读音:fù
[fù]
(1)(动)辅助;教导。
(2)(动)师傅;教导人的人。
(3)(名)附着;使附着。
读音:bào
[bào]
(1)(动)用手臂围住
(2)(动)初次得到(儿子或孙子)。
(3)(动)领养(孩子)。
(4)(动)〈方〉结合在一起:~成团。
(5)(动)〈方〉(衣、鞋)大小合适:这双鞋~脚儿。
(6)(动)心里存着(想法、意见):青年人都~着远大的革命理想。
(7)(量)表示两臂合围的量:一~草。
读音:shí,dàn
[]
[ shí ]1. 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石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2. 指石刻:金石。
3. 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药石。药石之言(喻规劝别人的话)。
4.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5. 姓。
[ dàn ]1.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