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东北苏区
网友释义1927年12月,方志敏等人领导了戈阳、横峰起义,1928年4月,成立了中共戈(阳)、横(峰)、德(兴)中心县委。5月上旬,在戈阳召开了第一次全县工农兵代表大会,建立尤阳苏维埃政府。不久,横峰县苏维埃政府也建立起来。1929年10月初,信江特区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戈阳漆工镇召开。会议通过了《信江工农兵代表会议(苏维埃)政府政纲》,正式成立信江苏维埃政府,方志敏任主席。1930年2月,赣东北苏区范围迅速扩大到两倍以上,纵横戈阳、横峰、贵溪、余江、万年、铅山、德兴、上饶、乐平等县200里,人口由10万增至40万。1930年7月,中共信江特委与原已成立的中共赣东北特委合并,成立新的中共赣东北特委,...
读音:gàn
[]
1. 中国江西省的别称:赣剧(流行于江西的地方戏曲剧种)。
读音:dōng
[]
(1)(名)方向名;指日出的一边:~方。
(2)(名)主人;请客的人:房~。
(3)(名)姓。
读音:běi
[]
1.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左手的一边,与“南”相对:北方。北辰(古书指北极星)。北上(古代以北为上,后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与“南下”相对)。北极星(出现在天空北部的一颗亮星,人常靠它辨别方向)。北国(指中国北部)。
2. 打了败仗往回逃:败北。
读音:sū
[]
1. 植物名(“紫苏”或“白苏”的种子,称“苏子”)。
2. 指须头下垂物:流苏。
3. 昏迷中醒过来:苏生。苏醒。死而复苏。
4. 缓解,解除:以苏其困。
5. 特指“江苏省”、“苏州市”:苏剧。苏绣(苏州的刺绣)。
6. 前“苏联”的简称。中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把当时的工农民主政权组织称为“苏维埃”;把当时的根据地称为“苏区”。
7. 姓。
8. 见“噜”字“噜苏”。
读音:qū,ōu
[]
[ qū ]1. 分别:区分。区别。
2. 地域:地区。区划。
3. 〔区区〕小,细微:如“区区小事”。
4. 行政区划单位:省级自治区。市辖区。
[ ōu ]1.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