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拨价格
【拼音】:tiáo bō jià gé
【注音】:ㄊ一ㄠˊㄅㄛㄐ一ㄚˋㄍㄜˊ
【繁体】:調撥價格
词语解释1.我国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或部门内部调拨物资进行结算的价格。调拨价格[tiáobōjiàgé]⒈我国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或部门内部调拨物资进行结算的价格。
基础解释我国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或部门内部调拨物资进行结算的价格。
引证解释⒈我国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或部门内部调拨物资进行结算的价格。引毛泽东《加快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国家调拨物资给合作社,要合理作价,不能按国家调拨价格作价。”
网络解释调拨价格调拨价格是我国国民经济各部门以及部门内部之间调拨商品、物资所采用的价格。调拨价格一般是根据国家价格政策,正确核算有关商品、物资的生产或购入成本,加上调拨费用和合理的利润来确定。商业批发环节调拨工业品的价格,一般按批发价格倒扣一定的百分比(折扣率)计算,调拨农副产品的价格,一般按收购价格(包括在收购环节缴纳的税金)加上一定的手续费率(加价率),或按固定价格计算。合理制定调拨价格,有利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加强企业经济核算,促进国民收入在各部门、各地区之间的合理分配,有利于合理安排地区、城乡之间的差价,合理组织商品在地区间的分配和供应,满足各地群众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综合释义我国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或部门内部调拨物资进行结算的价格。毛泽东《加快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国家调拨物资给合作社,要合理作价,不能按国家调拨价格作价。”调拨价格[tiáobōjiàgé]
读音:tiáo,diào
[tiáo]
[ tiáo ]1. 搭配均匀,配合适当:调和。调谐。风调雨顺。饮食失调。
2. 使搭配均匀,使协调:调配。调味。
3. 调停使和解(调解双方关系):调停。调处。
4. 调剂:以临万货,以调盈虚。
5. 调理使康复:调养。调摄。
6. 调教;训练:有膂力,善调鹰隼。
7. 挑逗;戏弄:调笑。调情。调戏。酒后相调。
[ diào ]1. 乐曲;乐谱:曲调。采菱调。
2. 乐曲定音的基调或音阶:C大调。五声调式。
3. 语音上的声调:调号。调类。
4. 说话的腔调:南腔北调。
5. 口气;论调:一副教训人的调。两人人的发言是一个调。
6. 人所蕴含或显露出来的风格、才情、气质:情调。格调。
7. 选调;提拨:从基层调选干部。
8. 调动:岗位调整。
9. 征集;征调:调有余补不足。
10. 调查:调研。内查外调。
11. 提取、调取(文件、档案等):调档。
12. 调换:调座位。
读音:bō
[bō]
(1)(动)手脚或棍棒等横着用力;使东西移动:~门。
(2)(动)分出一部分发给;调配:~粮|~款。
(3)(动)掉转:~转马头。
(4)(~子、~儿)(量)用于人的分组;伙:轮~儿休息。
读音:jià,jiè,jie
[jià]
[ jià ]1. 商品所值的钱数:价钱。价格。涨价。调价。待价而沽。
2. 商品之间相互比较和交换的基础:价值。代价。
3. 化学名词:“原子价”。
[ jiè ]1. 旧时称派遣传递东西或传达事情的人:“走价驰书来诣”。
[ jie ]1. 〈方〉用在否定副词后面加强语气:不价。
2. 副词性词尾:震天价响。
读音:gé
[gé]
1. 划分成的空栏和框子:格子纸。方格儿布。
2. 法式,标准:格局。格律。格式。格言。合格。资格。
3. 表现出来的品质:格调。风格。人格。国格。性格。
4. 阻碍,隔阂:格格不入。
5. 击,打:格斗。格杀。
6. 推究:格致。
7. 树的长枝。
8. 至,来:格于上下。
9. 感通:格于皇天。
10. 变革,纠正:格非。
11. 某些语言中的语法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