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豹
【拼音】:xiè bào
【注音】:ㄒ一ㄝˋㄅㄠˋ
【结构】:谢(左右结构)豹(左右结构)
【繁体】:謝豹
词语解释鸟名。即子规。亦名杜宇﹑杜鹃。虫名。谢豹[xièbào]⒈鸟名。即子规。亦名杜宇、杜鹃。⒉虫名。
引证解释⒈鸟名。即子规。亦名杜宇、杜鹃。《禽经》“嶲周,子规也,啼必北向。引江介曰子规,蜀右曰杜宇”晋张华注:“啼苦则倒悬於树,自呼曰谢豹。”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唐顾况《送张卫尉》诗曰:‘緑树村中谢豹啼。’若非吴人,殆不知谢豹为何物也。”清陈维崧《长清经杞梁妻祠》诗:“残碑古庙乱冈西,耳畔啾啾谢豹啼。”⒉虫名。引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虫篇》:“虢州有虫名谢豹,常在深土中,司马裴、沉子常治坑获之。小类虾蟆而圆如毬,见人,以前两脚交覆首,如羞状。能穴地如鼢鼠,顷刻深数尺。或出地听谢豹鸟声,则脑裂而死,俗因名之。”
网络解释谢豹谢豹:鸟名。即子规,又名杜宇、杜鹃。
综合释义鸟名。即子规。亦名杜宇、杜鹃。《禽经》“嶲周,子规也,啼必北向。江介曰子规,蜀右曰杜宇”晋张华注:“啼苦则倒悬於树,自呼曰谢豹。”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唐顾况《送张卫尉》诗曰:‘緑树村中谢豹啼。’若非吴人,殆不知谢豹为何物也。”清陈维崧《长清经杞梁妻祠》诗:“残碑古庙乱冈西,耳畔啾啾谢豹啼。”虫名。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虫篇》:“虢州有虫名谢豹,常在深土中,司马裴、沉子常治坑获之。小类虾蟆而圆如毬,见人,以前两脚交覆首,如羞状。能穴地如鼢鼠,顷刻深数尺。或出地听谢豹鸟声,则脑裂而死,俗因名之。”
汉语大词典(1).鸟名。即子规。亦名杜宇、杜鹃。《禽经》“巂周,子规也,啼必北向。江介曰子规,蜀右曰杜宇”晋张华注:“啼苦则倒悬于树,自呼曰谢豹。”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唐顾况《送张卫尉》诗曰:‘绿树村中谢豹啼。’若非吴人,殆不知谢豹为何物也。”清陈维嵩《长清经杞梁妻祠》诗:“残碑古庙乱冈西,耳畔啾啾谢豹啼。”(2).虫名。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虫篇》:“虢州有虫名谢豹,常在深土中,司马裴、沈子常治坑获之。小类虾蟆而圆如毬,见人,以前两脚交覆首,如羞状。能穴地如鼢鼠,顷刻深数尺。或出地听谢豹鸟声,则脑裂而死,俗因名之。”
其他释义1.鸟名。即子规。亦名杜宇﹑杜鹃。2.虫名。
读音:xiè
[xiè]
1. 对别人的帮助或赠与表示感激:谢谢。谢仪。谢忱(谢意)。谢恩。谢意。面谢。致谢。感谢。
2. 认错,道歉:谢过。谢罪。
3. 推辞:谢绝。闭门谢客。
4. 凋落,衰退:谢顶。谢世(去世)。凋谢。新陈代谢。
5. 告诉,询问:“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6. 逊,不如:“锦江何谢曲江池?”
7. 古同“榭”,建在台上的房屋。
8. 姓。
读音:bào
[bào]
(1)(名)(~子)哺乳动物;像虎而较小;身上有很多斑点或花纹。性凶猛;能上树。常见的有金钱豹、云豹等。
(2)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