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心向背
【拼音】:mín xīn xiàng bèi
词语解释犹人心向背。
基础解释民心所拥护或反对的。
网络解释民心向背民心所拥护或反对的。
1.中国古往今来所有的事变,都要三个条件:“势”讲的是民心向背;“局”讲的是力量比较;“变”讲的是时机条件。
2.第一,老大颓废,民心向背、力量对比发生根本性转变;第二,老二找到体系更加正确的前进方向,且时机恰当。
3.反腐败斗争事关党和国家兴亡成败,关乎民心向背。
4.每一次干部任免都应体现民心向背。
5.反不反腐,事关国家兴亡,民心向背。
6.认识到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
7.直皖两系争斗,一方面固然是各有私图,但另一方面,双方开战前也确实存在民心向背问题。
8.民贵君轻,民心向背是儒家民本思想的主旨。
9.不同于以往,无论从国际环境、国力强弱或民心向背来看,中国的改革都处于一个难得的战略机遇期。
10.“民心向背是革命是否成功的基础”。
读音:mín
[mín]
(1)(名)人民:~办|~变|~兵|吊~代罪|劳~伤财|全~皆兵。
(2)(名)某族的人:藏~|回~。
(3)(名)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农~|渔~|牧~。
(4)(名)民间:~歌|~谣。
(5)(名)非军人;非军事的:军~团结|拥政爱~。
读音:xīn
[xīn]
(1)(名)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也叫心脏:~博|~跳。
(2)(名)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思|~得|用~|谈~|一~一意。
(3)(名)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圆~|重~|灯~。
(4)(名)二十八宿之一。
读音:xiàng
[xiàng]
(1)(名)方向:志~|风~。
(2)(动)对着;特指脸或正面对着:~阳|面~|相~而行。
(3)(动)〈书〉将近;接近:~晓雨止。
(4)(动)偏袒:别老~着他。
(5)(介)表示动作的方向:~前看|~先进人物学习。
(6)(名)姓。
(7)(副)一向;从来:~有研究|~无此例。
读音:bèi,bēi
[bèi]
[ bèi ]1. 人体后面从肩到腰的部分:背脊。背包。背影。
2. 物体的后面或反面:背面。刀背。背后。背景。
3. 用背部对着,与“向”相对:背光。人心向背。
4. 向相反的方向:背地性(植物向上生长的性质)。背道而驰。
5. 避开,离开:背地。背井离乡。
6. 凭记忆读出:背书。背诵。背台词。
7. 违反:违背。背离。背信弃义。
8. 不顺:背运。背兴(xìng)。
9. 偏僻:背静。
10. 听觉不灵:耳背。
[ bēi ]1. 人用背驮(tuó)东西,引申为负担:背负。背包。背黑锅(喻受冤枉代人受过)。背包袱(喻有沉重的思想负担或经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