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词
【拼音】:zǎi cí
【注音】:ㄗㄞˇㄘˊ
【结构】:载(半包围结构)词(左右结构)
【繁体】:載詞
词语解释1.见'载辞'。
基础解释见/'载辞/',记载在盟书契约上的文辞。
引证解释⒈见“载辞”。
汉语大词典见“载辞”。《汉语大词典》:载辞(载辞) 拼音:zǎicí亦作“载词”。记载在盟书契约上的文辞。《仪礼·觐礼》“及祀方明”汉郑玄注:“及盟时,又加于坛上,乃以载辞告焉。”《太平广记》卷二七三引唐高彦休《高阙史·杜牧》:“牧诘其母曰:‘曩既许我矣,何为反之?’母曰:‘向约十年,十年不来而后嫁。嫁已三年矣。’牧因取其载词视之,俛首移晷曰:‘其词也直。’”
1.法迪曼家族主张世俗之爱。我们认为书的词语才是神圣的,而装载词语的纸张、布面、厚纸板、胶水、装订线、油墨等不过是容器而已。根据实用的需要,无论怎样对待它,都谈不上是亵渎神圣。狠命使用不是不尊重,反而是亲密的表现。安妮·法迪曼
读音:zǎi,zài
[zǎi]
[ zǎi ]1. 年;岁:千载难逢。三年两载。
2. 记录;刊登;描绘:记载。连载。转载。
[ zài ]1. 装,用交通工具装:载客。载货。载重。载体。装载。满载而归。
2. 充满:怨声载道。
3. 乃,于是(古文里常用来表示同时做两个动作):载歌载舞。
4. 姓。
读音:cí
[cí]
(1)(名)语言中最小的有意义的能自由运用的单位:~语。
(2)(名)说话或诗歌、戏剧、文章中的语句:歌~。
(3)(名)一种长短句押韵的诗体;由五、七言诗和民歌发展而成。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