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书城
【拼音】:yōng shū chéng
【注音】:ㄩㄥㄕㄨㄔㄥˊ
【结构】:拥(左右结构)书(独体结构)城(左右结构)
【繁体】:擁書城
词语解释见“拥书百城”。拥书城[yōngshūchéng]⒈见“拥书百城”。
基础解释见“[[拥书百城]]”。
引证解释⒈见“拥书百城”。
网络解释拥书城拥书城:
汉语大词典见“拥书百城”。《汉语大词典》:拥书百城(拥书百城) 拼音:yōngshūbǎichéng北魏李谧,博览群书,无意做官,将家产都花在收集书籍上。经他细加审订的书有四千卷之多。他有句名言:“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见《魏书·逸士传·李谧》。后以“拥书百城”喻藏书之富或嗜书之深。沈砺《年来所志百不遂而书籍藏日富》诗之二:“黄泥亭子白茆堂,拥书百城南面王。”亦作“拥书南面”。清归庄《感怀》诗:“捉鼻东山关气运,拥书南面足经纶。”亦省作“拥书城”。孙为霆《解三酲·病起小饮忆曩日白门广陵之欢渺如隔世赋此自遣》套曲:“喜幽栖得近神仙境,镇日里拥书城。”
其他释义1.见'拥书百城'。
1.有时,窗外朔风呼啸,暴雨如注,我便拉上窗帘,坐拥书城,享受人生的大安详。
2.大约两三年前吧,《新创作》杂志在发表彭老师一篇文章时配了一张他坐在书房的照片,照片的说明文字是“彭燕郊坐拥书城”。
3.睡眠时间短,工作时间长,商承祚形容罗振玉治学是“日夜不辍,坐拥书城”。
4.坐拥书城,尽享六宫粉黛,是年轻时读书的心态。
5.著作等身、坐拥书城的词汇也会渐用渐稀渐行渐远了吧。
6.周振鹤的家中,最吸引眼球的算是直抵天花板的高大书架,所谓坐拥书城,不过如此。
7.刘桓又很充实,独守书斋,坐拥书城,整日神游在古文字研究领域。
8.这里的公共图书馆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功能齐全,所有想读书的人,不分家庭贫富、身份贵贱和年龄大小,都可以不花分文坐拥书城。
9.坐拥书城的儒雅书生,成为国内外著名的藏书票收藏家,似乎是很自然的事。
10.我一进屋,就能进入角色,潜心默读,坐拥书城,其乐实在是不足为外人道也。
读音:yōng
[yōng]
(1)(动)抱:~抱|~有。
(2)(动)围着:簇~|前呼后~。
(3)(动)(人群)挤着走:~挤|~塞|蜂~|一~而入。
(4)(动)拥护:~戴|~军优属|~政爱民。
读音:shū
[shū]
(1)(动)写字;记录;书写:大~特~。振笔直~。
(2)(名)字体:隶~。
(3)(名)装订成册的著作:一本~。
(4)(名)书信:家~。
(5)(名)文件:说明~。
读音:chéng
[chéng]
(1)(名)城墙:~外|万里长~。
(2)(名)城墙以内的地方:东~。
(3)(名)城市(跟‘乡’相对):消灭~乡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