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登
【拼音】:mí dēng
【注音】:ㄇ一ˊㄉㄥ
【结构】:迷(半包围结构)登(上下结构)
词语解释1.见'迷瞪'。
基础解释见/'迷瞪/',意思是指心里迷惑,表迷糊的意思。还指遇到某事后突然间不知道应该做什么,愣住的状态。
引证解释⒈见“迷瞪”。
汉语大词典见“迷瞪”。《汉语大词典》:迷瞪 拼音:mídèng亦作“迷登”。(1).迷糊。陈建功《丹凤眼》:“辛小亮还是一副睡眼迷瞪的样子。”柯岩《奇异的书简·美的追求者》:“迷瞪的女儿高兴得尖叫起来:‘韩叔叔,你怎么知道我老犯困爱睡觉呢?’”(2).心里迷惑;糊涂。柳青《铜墙铁壁》第十六章:“‘怎么个事哩?’石得富完全迷瞪住了。”浩然《苍生》第八段:“这是因为路窄,天色还不太亮的过呢,还是由于刚才老二保根那一套让他似懂非懂的话,把他的心绪给搅迷登了呢?”
1.索伦随着小阔耳仙们疑讶地探出头来,向前面张望着,顿尔又变得迷登了,这眼前除了能见到宛转的路面外,再无其它了,可老阔耳仙巴兹竟然说到了。
读音:mí
[mí]
(1)(动)分辨不清;失去判断能力
(2)(动)因对某人或某事物发生特殊爱好而沉醉:~恋。
(3)(名)沉醉于某一事物的人:球~。
(4)(动)使看不清;使迷惑;使陶醉:~航|~误|~宫。
读音:dēng
[dēng]
(1)(动)上、升:~山。
(2)(动)刊登或记载:~记。
(3)(动)踩、踏:用力踩~。
(4)(形)成熟:五谷丰~。
(5)(动)〈方〉穿(鞋、裤等):~上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