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报
【拼音】:mì bào
【注音】:ㄇ一ˋㄅㄠˋ
【结构】:密(上下结构)报(左右结构)
【简体】:密报
【繁体】:密報
词语解释密报mìbào。(1)悄悄告知。(2)秘密的消息;机密的报告。密报[mìbào]⒈悄悄告知。例是谁密报了消息。英reportsecretly;⒉秘密的消息;机密的报告。例得到了地下人员的密报。英secretreport;
基础解释∶悄悄告知是谁密报了消息∶秘密的消息;机密的报告得到了地下人员的密报
引证解释⒈秘密告知;秘密禀报。引《北史·薛谨传》:“辩将归魏,密报谨,谨遂亦来奔。”《二刻拍案惊奇》卷四:“但等那姓纪的来到省城,即忙密报我知道,自有道理。”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第二八章:“一旦有了成议,火速密报于臣,以释圣念。”⒉秘密的报告。引《敦煌变文集·捉季布传文》:“密报先从朱解得,明明答谢濮阳恩。”鲁迅《故事新编·铸剑》:“游山并不能使国王觉得有趣;加上了路上将有刺客的密报,更使他扫兴而还。”
网络解释密报密报,拼音mìbào,是指秘密告知;秘密禀报。
综合释义秘密告知;秘密禀报。《北史·薛谨传》:“辩将归魏,密报谨,谨遂亦来奔。”《二刻拍案惊奇》卷四:“但等那姓纪的来到省城,即忙密报我知道,自有道理。”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第二八章:“一旦有了成议,火速密报于臣,以释圣念。”秘密的报告。《敦煌变文集·捉季布传文》:“密报先从朱解得,明明答谢濮阳恩。”鲁迅《故事新编·铸剑》:“游山并不能使国王觉得有趣;加上了路上将有刺客的密报,更使他扫兴而还。”暗中通报。《三国演义.第二回》:「左右密报张让,让等转告阿苗,又多送贿赂。」隐密举发的报告。如:「警方接获一通检举贩毒案的密报。」暗中举发的报告。【造句】警方根据一通密报,终于侦破这件悬案。
网友释义密报,拼音mìbào,是指秘密告知;秘密禀报。
汉语大词典(1).秘密告知;秘密禀报。《北史·薛谨传》:“辩将归魏,密报谨,谨遂亦来奔。”《二刻拍案惊奇》卷四:“但等那姓纪的来到省城,即忙密报我知道,自有道理。”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第二八章:“一旦有了成议,火速密报于臣,以释圣念。”(2).秘密的报告。《敦煌变文集·捉季布传文》:“密报先从朱解得,明明答谢濮阳恩。”鲁迅《故事新编·铸剑》:“游山并不能使国王觉得有趣;加上了路上将有刺客的密报,更使他扫兴而还。”
国语辞典暗中通报,如:「警方接获一通检举贩毒案的密报。」密报[mìbào]⒈暗中通报。引《三国演义》第二回:「左右密报张让,让等转告阿苗,又多送贿赂。」⒉隐密举发的报告。例如:「警方接获一通检举贩毒案的密报。」
辞典修订版暗中通报。《三国演义.第二回》:「左右密报张让,让等转告阿苗,又多送贿赂。」隐密举发的报告,如:「警方接获一通检举贩毒案的密报。」
辞典简编版暗中举发的报告。 【造句】警方根据一通密报,终于侦破这件悬案。
其他释义1.秘密告知;秘密禀报。2.秘密的报告。
1.荆襄则是留给关羽和诸葛亮两人分兵把守了!看完密报,周瑜喃喃自语了一句“庞统?这又是何人?”。
2.如今情报环的使用者,从自己的电脑上,除了可敲出各情报站数千页的机密报告,还可以得到最新的卫星照片。
3.因此得到郑国宝派人送来的密报后,他只是不惜血本抓紧运作这个参将头衔,而没做好撕杀的准备。
4.警方得到密报,有人在策划一宗谋杀案。
5.蒙恬日前发回密报,说草原的胡人蠢蠢欲动,有南下的意向,想来明年秋高马肥之时,必然会和我有一战。
6.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的秘密报告在国际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也是后来中苏大论战的一个焦点问题。
7.警方接到密报,开始跟踪那个外国特务。
8.特工们接到密报后,便开始跟踪他们。
9.密报中还有“并供开有在港澳各县之赤匪姓名、住址,以及赤匪活动等情形”,但“业经密饬职队派驻港澳密探等设法查拿,尚未查获”等记述。
10.……第三次密报又来了,其时太后的鸾舆正在匆忙地抬进宫门。
读音:mì
[mì]
(1)(形)事物之间距离近;事物的部分之间空隙小:~布|~集。
(2)(形)关系近;感情好:~友|亲~无间。
(3)(形)精致;细致:致~|详~。
(4)(名)秘密:泄~|失~。
读音:bào
[bào]
(1)(动)告诉:~名|~账。
(2)(动)回答:~友人书|~之以热烈的掌声。
(3)(动)报答;用实际行动表示感谢:~恩。
(4)(动)报复:~仇|~怨。
(5)(动)报应:现世~。
(6)(名)报纸:日~|机关~|登~|看~。
(7)(名)指某些刊物:画~|学~。
(8)(名)指用文字报道消息或发表意见的某些东西:喜~|海~|黑板~。
(9)(名)指电报:发~机|送~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