袍笏登场
【拼音】:páo hù dēng chǎng
【注音】:ㄆㄠˊㄏㄨˋㄉㄥㄔㄤˇ
【词性】:成语。
【简体】:袍笏登场
【繁体】:袍笏登場
词语解释袍笏登场páohù-dēngchǎng。(1)袍,古代官服;笏,古代大臣上朝所执手板。袍笏登场,就是扮演大臣的演员登台演戏,现在常用来比喻坏人上台,有贬义;或比喻新官上任,有讽刺意。袍笏登场[páohùdēngchǎng]⒈袍,古代官服;笏,古代大臣上朝所执手板。袍笏登场,就是扮演大臣的演员登台演戏,现在常用来比喻坏人上台,有贬义;或比喻新官上任,有讽刺意。例袍笏登场也等闲。——清·赵翼《瓯北诗钞》英takingpositionofpower,asinadressrehearsal;dressupandgoonstage—saidofapuppetuponhistake-over;
基础解释袍:官服。笏:古代大臣上朝时所执的手板,用于记事。身穿官服,手执笏板,登台演戏。比喻上任做官。多含讽刺意。
引证解释⒈穿官服执手板,登台演戏。比喻上台做官。多含讽刺意。引清赵翼《数月内频送南雷述庵淑斋诸人赴京补官戏作》诗之一:“袍笏登场也等閒,若他动色到柴关。”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二七章:“关于组织临时政府的问题,段已通电北方各省征求意见,只等回电一到,就要袍笏登场。”
综合释义笏:古代官员上朝时手中拿的狭长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做。原指官员打扮,上场演戏。现比喻新官上任(含有讽刺之意)。关于组织临时政府的问题,段已通电北方各省征求意见,只等回电一到,就要~。◎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二十七章
网友释义出自清·赵翼《数月内频送南雷述庵淑斋诸人赴京补官戏作之二》:“袍笏登场也等闲。”。原指官员打扮,上场演戏,比喻坏人上台做官。现比喻新官上任(含有讽刺之意)。袍笏登场和粉墨登场都表示上台表演的意思,但袍笏登场强调打扮成官员样子,粉墨登场强调包装,美化自己,演出角色。
国语辞典演员装扮成为穿袍执笏的官员登台演戏,如:「经过这次批斗,又有一些人将要袍笏登场了。」袍笏登场[páohùdēngcháng]⒈演员装扮成为穿袍执笏的官员登台演戏。近粉墨登场⒉比喻官员新任,犹如登场作戏,含有讽刺意味。例如:「经过这次批斗,又有一些人将要袍笏登场了。」成语解释袍笏登场
辞典修订版演员装扮成为穿袍执笏的官员登台演戏。比喻官员新任,犹如登场作戏,含有讽刺意味,如:「经过这次批斗,又有一些人将要袍笏登场了。」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演员装扮成为穿袍执笏的官员登台演戏。比喻官员新任,犹如登场作戏,含有讽刺意味,如:经过这次批斗,又有一些人将 要袍笏登场了。
出处清·赵翼《数月内频送南雷、述庵、淑斋诸人赴京补官;戏作三首》:“袍笏登场也等闲;惹他动色到柴关。”
其他释义笏:古代官员上朝时手中拿的狭长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做。原指官员打扮,上场演戏。现比喻新官上任(含有讽刺之意)。
1.袁世凯倒台以后,军阀们又袍笏登场,百姓仍受困苦煎熬。
2.他本是个不学无术的人,现在竟然袍笏登场,当起县太爷来了。
3.目前虽然蓬户瓮牖,但也是有志之人,他日袍笏登场也未可知。
4.这些年,俄罗斯当官的跑场子,换了一茬又一茬,个个袍笏登场,虚张声势,揪哪算哪,大做一番文章,混淆视听,倒霉的还是老百姓。(查字典造句www.chazidian.com/zj-59793/)
5.这些年,俄罗斯当官的跑场子,换了一茬又一茬,个个袍笏登场,虚张声势,揪哪算哪,大做一番文章,混淆视听,倒霉的还是老百姓。(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zj-59793/造句)
6.关于组织临时政府的问题,段已通电北方各省征求意见,只等回电一到,就要袍笏登场。◎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二十七章
读音:páo
[páo]
(名)(~子、~儿)中式的长衣服:皮~子|~罩儿。
读音:hù
[hù]
(名)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见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用玉、象牙或竹制成;上面可以记事。
读音:dēng
[dēng]
(1)(动)上、升:~山。
(2)(动)刊登或记载:~记。
(3)(动)踩、踏:用力踩~。
(4)(形)成熟:五谷丰~。
(5)(动)〈方〉穿(鞋、裤等):~上鞋。
读音:cháng,chǎng
[chǎng]
[ cháng ]1. 平坦的空地,多指农家翻晒粮食及脱粒的地方:场院。
2. 量词,指一事起迄的经过:下了一场雨。
3. 集,市集:赶场。
[ chǎng ]1. 处所,许多人聚集或活动的地方:场子。场地。场所。
2. 量词,用于文娱体育活动:场次。
3. 比赛地,舞台:上场。下场。粉墨登场。捧场。
4. 戏剧作品和戏剧演出中因场景变化或人物上下场而划分的段落:三幕五场。
5. 物质存在的一种特殊形式:电场。磁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