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山
【拼音】:fá shān
【注音】:ㄈㄚˊㄕㄢ
【结构】:伐(左右结构)山(独体结构)
【简体】:伐山
【繁体】:伐山
词语解释1.见'伐山语'。
基础解释见/'伐山语/',指骈体文中引用的生僻典故。
引证解释⒈见“伐山语”。
综合释义见“伐山语”。伐山[fáshān]搜山开荒也。始以斧斤入山林也。又指生于其事之外行人。宋、王銍《王公四六话》:「四六有伐山语、伐材语。伐材语者,如己成之柱桶,略加绳削而已。伐山语者,则搜山开荒,自我取之。伐材,谓熟事也。伐山,谓生事也。」
其他解释搜山开荒也。始以斧斤入山林也。又指生于其事之外行人。宋、王銍《王公四六话》:「四六有伐山语、伐材语。伐材语者,如己成之柱桶,略加绳削而已。伐山语者,则搜山开荒,自我取之。伐材,谓熟事也。伐山,谓生事也。」
1.葱呢,齐桓公伐山戎带回的胜利品中,除了“戎菽”外,还有“冬葱”。
2.宰孔接着对晋献公说,齐桓公北伐山戎,南伐楚,是否要向东有所举动,还不清楚,攻打西边的晋国,大概不会了。
3.清末,有一位道行高的和尚游历至沙溪,准备在雷音山对面的大宝山建庙宇,请木工,伐山林,做法事,择良日,正欲破土动工。
4.善战者无赫赫之功!一如当年某朝太祖的伐山破庙,不论什么牛鬼蛇神,除非能飞升到另外的空间去,否则只要无法脱离人间,任谁都没有进行反抗的余地。
5.紧接着景福元年(公元892年)由凤翔节度使李茂贞,静难节度使王行瑜讨伐山南西道节度使杨守亮,抓回了杨复恭。
6.葱呢,齐桓公伐山戎带回的胜利品中,除了“戎菽”外,还有“冬葱”。(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造句)
7.清末,有一位道行高的和尚游历至沙溪,准备在雷音山对面的大宝山建庙宇,请木工,伐山林,做法事,择良日,正欲破土动工。(https://www.chazidian.com查字典造句)
读音:fá
[fá]
(1)(动)砍:~树。
(2)(动)攻打:讨~。
读音:shān
[shān]
(1)(名)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高~。
(2)(名)形状像山的东西:冰~。
(3)(名)蚕蔟:蚕上~了。
(4)(名)指山墙:房~。
(5)(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