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省舍人
【拼音】:nán shěng shè rén
【拼音】:nán shěng shè rén
词语解释指礼部郎中。南省舍人[nánshěngshèrén]⒈指礼部郎中。
引证解释⒈亦称“南宫舍人”。指礼部郎中。引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旧説吏部为省眼,礼部为南省舍人。”宋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上:“按唐旧説,礼部郎中掌省中文翰,谓之‘南宫舍人’,百日内须知制誥。”
网络解释南省舍人南省舍人,读音是nánshěngshèrén,解释为亦称'南宫舍人',指礼部郎中。
网友释义南省舍人,读音是nánshěngshèrén,解释为亦称"南宫舍人",指礼部郎中。
汉语大词典亦称“南宫舍人”。指礼部郎中。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旧说吏部为省眼,礼部为南省舍人。”宋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上:“按唐旧说,礼部郎中掌省中文翰,谓之‘南宫舍人’,百日内须知制诰。”
其他释义1.亦称'南宫舍人'。2.指礼部郎中。
读音:nán
[nán]
1.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右手的一边,与“北”相对:南北。南方。南面。南国(指中国南部)。南陲(南部边疆)。南极。南半球。
2. 姓。
读音:shěng,xǐng
[shěng]
[ shěng ]1. 地方行政区域:省份。省会。
2. 节约,不费:省钱。省事。省吃俭用。
3. 简易,减免:省略。省称。省写。
4. 中国古官署名:中书省(a.魏晋开始设置,总管国家政务,历代有所沿革,唐初设“中书、尚书、门下”三省共管政事;b.元代“中书省”兼管“尚书省”的职权,权更重,成为中央最高的官署,称地方最高行政官署为“行中书省”,简称“省”,是现在“省”的来历)。尚书省。门下省。秘书省。
5. 古代称王宫禁地:省中。省闼(禁中)。
[ xǐng ]1. 检查:反省(检查自己)。省察(考察)。吾日三省吾身。
2. 知觉,觉悟:省悟。发人深省。
3. 看望父母、尊亲:省亲。省视。
读音:shě,shè
[shè]
[ shě ]1. 放弃,不要了:舍己为人。舍近求远。四舍五入。
2. 施舍:舍粥。舍药。
[ shè ]1. 居住的房子:宿舍。旅舍。校舍。
2. 居住,休息:舍于山麓。
3. 谦辞,多指亲属中比自己年纪小或辈分低的:舍弟。舍侄。舍亲。
4. 古代行军一宿或三十里为一舍:退避三舍(喻对人让步)。
5. 姓。
读音:rén
[rén]
(1)(名)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女~|~们|~类。
(2)(名)每人;一般人:~手一册|~所共知。
(3)(名)指成年人:长大成~。
(4)(名)指某种人:工~|军~|主~|介绍~。
(5)(名)别人:~云亦云|待~诚恳。
(6)(名)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这个同志~很好|他~老实。
(7)(名)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不大舒服。
(8)(名)指人手、人材:我们这里正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