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玉
【拼音】:qiē yù
【注音】:ㄑ一ㄝㄩˋ
【结构】:切(左右结构)玉(独体结构)
【简体】:切玉
【繁体】:切玉
词语解释割玉。形容刀剑锋利。切开的玉。形容洁白。切玉[qiēyù]⒈割玉。形容刀剑锋利。切开的玉。形容洁白。
引证解释⒈割玉。形容刀剑锋利。引《列子·汤问》:“周穆王大征西戎,西戎献錕鋙之剑,火浣之布。其剑长尺有咫,练纲赤刃,用之切玉如切泥焉。”北魏温子昇《为安丰王延明让国子祭酒表》:“臣闻宝剑未砥,犹乏切玉之功;美箭闕羽,尚无衝石之势。”宋欧阳修《日本刀歌》:“昆夷道远不復通,世传切玉谁能穷。”⒉切开的玉。形容洁白。引唐杜甫《峡隘》诗:“白鱼如切玉,朱橘不论钱。”
网络解释切玉切玉,是汉语词汇,解释为切开的玉。
综合释义割玉。形容刀剑锋利。《列子·汤问》:“周穆王大征西戎,西戎献錕鋙之剑,火浣之布。其剑长尺有咫,练纲赤刃,用之切玉如切泥焉。”北魏温子昇《为安丰王延明让国子祭酒表》:“臣闻宝剑未砥,犹乏切玉之功;美箭闕羽,尚无衝石之势。”宋欧阳修《日本刀歌》:“昆夷道远不復通,世传切玉谁能穷。”切开的玉。形容洁白。唐杜甫《峡隘》诗:“白鱼如切玉,朱橘不论钱。”切断玉石也。《列子·汤问》:「周穆王征西戎,西戎献昆吾之剑,链钢赤刃,用之切玉如切泥。」;宋、苏轼〈送李公恕赴阙〉诗:「君才有如切玉刀。」宝刀名。宋、欧阳修〈日本刀歌〉:「昆夷道远不复通,世传切玉谁能穷。」
汉语大词典(1).割玉。形容刀剑锋利。《列子·汤问》:“周穆王大征西戎,西戎献锟铻之剑,火浣之布。其剑长尺有咫,练纲赤刃,用之切玉如切泥焉。”北魏温子升《为安丰王延明让国子祭酒表》:“臣闻宝剑未砥,犹乏切玉之功;美箭阙羽,尚无冲石之势。”宋欧阳修《日本刀歌》:“昆夷道远不复通,世传切玉谁能穷。”(2).切开的玉。形容洁白。唐杜甫《峡隘》诗:“白鱼如切玉,朱橘不论钱。”
其他解释1.切断玉石也。《列子·汤问》:「周穆王征西戎,西戎献昆吾之剑,链钢赤刃,用之切玉如切泥。」;宋、苏轼〈送李公恕赴阙〉诗:「君才有如切玉刀。」
其他释义1.割玉。形容刀剑锋利。2.切开的玉。形容洁白。
1.周穆王大征西戎,西戎献锟之剑,……切玉如泥。
读音:qiē,qiè
[qiē]
[ qiē ]1. 用刀从上往下用力:切菜。切除。切磋(本义是把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引申为在业务、思想各方面互相吸取长处,纠正缺点,如“切切琢磨”)。
[ qiè ]1. 密合,贴近:切当(dàng )。切肤(切身)。切己。亲切。
2. 紧急:急切。迫切。
3. 实在:切忌。恳切。
4. 旧时汉语标音的一种方法,用两个字,取上一字的声母与下一字的韵母拼成一个音。亦称“反切”。
读音:yù
[yù]
(1)(名)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2)(形)比喻洁白或美丽:~颜|亭亭~立。
(3)敬辞;指对方身体或行动:~音|~照。
(4)(Yù)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