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
【拼音】:qīn zǐ
【注音】:ㄑ一ㄣㄗˇ
【结构】:亲(上下结构)子(独体结构)
【繁体】:親子
词语解释1.指父母与子女。2.亲生子女。3.指父母对子女进行培养教育:~有方。亲子[qīnzǐ]⒈亲生子女。⒉偏指亲生儿子。⒊指父母与子女。
基础解释1.指父母与子女。2.亲生子女。3.指父母对子女进行培养教育:~有方。
引证解释⒈亲生子女。引《淮南子·缪称训》:“诚能爱而利之,天下可从也;弗爱弗利,亲子叛父。”⒉偏指亲生儿子。引《封神演义》第三回:“吾为豪杰一场,今亲子被摛,强敌压境,冀州不久为他人所有,却为何来!”⒊指父母与子女。引许地山《缀网劳蛛·无法投递之邮件》:“你破人家亲子之爱来造成的配偶,又何尝不是破?”谢觉哉《爱父母》:“亲子关系不是财的关系--不是讨债还债的关系,缺乏劳动力也好,思想落后也好,总是你的父母,应该奉养。”
网络解释亲子在这里,“子”是指孩子,“亲”就是指孩子以外的家庭内部成员,主要指孩子的双亲。亲子教育不同于我们通常理解的以家长为中心的“家庭教育”和以儿童为中心的“儿童教育”,其核心内容是父母与其子女相互尊重、共同教育、一起成长。亲子教育是指通过对父母的培训和提升而达到的对亲子关系的调适,从而更好地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的一种培训方式。
综合释义亲生子女。《淮南子·缪称训》:“诚能爱而利之,天下可从也;弗爱弗利,亲子叛父。”偏指亲生儿子。《封神演义》第三回:“吾为豪杰一场,今亲子被摛,强敌压境,冀州不久为他人所有,却为何来!”指父母与子女。许地山《缀网劳蛛·无法投递之邮件》:“你破人家亲子之爱来造成的配偶,又何尝不是破?”谢觉哉《爱父母》:“亲子关系不是财的关系--不是讨债还债的关系,缺乏劳动力也好,思想落后也好,总是你的父母,应该奉养。”
汉语大词典(1).亲生子女。《淮南子·缪称训》:“诚能爱而利之,天下可从也;弗爱弗利,亲子叛父。”(2).偏指亲生儿子。《封神演义》第三回:“吾为豪杰一场,今亲子被摛,强敌压境,冀州不久为他人所有,却为何来!”(3).指父母与子女。许地山《缀网劳蛛·无法投递之邮件》:“你破人家亲子之爱来造成的配偶,又何尝不是破?”谢觉哉《爱父母》:“亲子关系不是财的关系--不是讨债还债的关系,缺乏劳动力也好,思想落后也好,总是你的父母,应该奉养。”
英语parentageparent-child relationshipparent-offspring
其他释义1.亲生子女。2.偏指亲生儿子。3.指父母与子女。
1.黄霸和李崇是古代有名的断案高手,他们所使用的亲子鉴定方法,可以归纳为“亲情法”,“不合常情”往往成为亲子鉴定时最关键的判断依据之一。
2.此次一改往届规则,不设名次,且以家庭为单位参赛,为小朋友设置爬行接力赛,大人则是拔河耐力赛和脑力方程赛,现场更像一场亲子同乐会。
3.亲子缘薄,曾与子断交;身后财厚,百亿身家已分来源信息时报。
4.本期,推荐寒假里适合一家大小的亲子合家欢,又或者学生哥独立参团结伴同游的一些地方。
5.亲,你要买幸福吗?本产品概不退换,没有试用期,不可讨价还价,有权威机关发证,而且还会产生新一代产品,叫亲子之乐,保质期是一万年,幸福密码:亲一亲!
6.不少星爸星妈在这一方面都有自己的亲子理财宝典。
7.据许女士说,她的孩子从出生不久,什么制作胎毛笔、读亲子班、兜售婴幼儿产品的电话就没有断过。
8.想要赏玩梅花或带孩子亲子乐游的,宁波碧秀山庄度假酒店是不错的选择。
9.在《爸爸去哪儿》之后,亲子节目受到了更多重视,户外真人秀也画风陡变。
10.可根据亲子共同阅读过的一本书做续编并依据情节制作一本独有的自制书籍,在读书月结束时全园分享展览。
读音:qīn,qìng
[qīn]
[ qīn ]1. 有血统或夫妻关系的:亲属。亲人。亲缘。双亲(父母)。亲眷。
2. 婚姻:亲事。
3. 因婚姻联成的关系:亲戚。亲故。亲邻。亲朋。
4. 称呼同一地方的人:乡亲。
5. 本身,自己的:亲睹。亲聆。亲笔。
6. 感情好,关系密切:亲密。相亲。亲睦。亲疏。
7. 用嘴唇接触表示喜爱:亲吻。
[ qìng ]1. 〔亲家〕夫妻双方的父母彼此的关系或称呼(“家”读轻声)。
读音:z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棋子儿。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