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溪
【拼音】:zēng wén xī
【繁体】:曾文溪
【拼音】:zēng wén xī
网友释义曾文溪发源自台湾岛阿里山山脉,向西流经嘉义县、台南市而由七股乡出海。河流长度138公里,流域面积1212平方公里,源头海拔2440米,主要支流有塔乃库溪、普亚女溪、草兰溪、后堀溪、菜寮溪、官田溪等。曾文溪为中国台湾第四大河,也是台南地区最大的河流,全长138公里,河域面1177平方公里。
辞典修订版河川名。发源于我国台湾省阿里山山脉万寿山的西麓。往西南流经台南市进入嘉南平原,再经东势寮、麻豆区、海寮溪南寮等地,至七股乡及青草仑入海。主流全长约一百三十八公里,流域面积约一千一百七十七平方公里,为闻名的嘉南大圳南干线水源。
读音:zēng,céng
[zēng]
[ zēng ]1. 指与自己中间隔两代的亲属:曾祖父。曾孙。
2. 古同“增”,增加。
3. 竟,简直,还(hái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山、王屋何?”
4. 姓。
[ céng ]1. 尝,表示从前经历过:曾经。未曾。何曾。曾几何时。
2. 古同“层”,重(chǒng )。
读音:wén
[wén]
(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
(2)(名)文章;作品:美~。
(3)(名)文言:半~半白。
(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
(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
(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
(7)(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
(8)(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
(9)(名)关于读书人的:~人。
(10)(名)姓。
(11)(量)一文不值。
(12)(形)柔和;不猛烈:~雅|~火。
(13)(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
读音:xī
[xī]
(名)小河沟:~涧|~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