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金刀
【拼音】:mǎo jīn dāo
【注音】:ㄇㄠˇㄐ一ㄣㄉㄠ
【结构】:卯(左右结构)金(上下结构)刀(独体结构)
【简体】:卯金刀
【繁体】:卯金刀
词语解释谓刘姓。卯金刀[mǎojīndāo]⒈谓刘姓。
引证解释⒈谓刘姓。引《汉书·王莽传中》:“夫‘刘’之为字,卯、金、刀也。”《后汉书·孔融传》:“我大圣之后,而见灭於宋,有天下者,何必卯金刀。”宋黄庭坚《宿旧彭泽怀陶令》诗:“司马寒如灰,礼乐卯金刀。”亦省作“卯金”。《后汉书·光武帝纪上》:“讖记曰:‘刘秀发兵捕不道,卯金修德为天子。’”李贤注:“卯金,‘刘’字也。”宋王安石《次韵张子野竹林寺》之一:“青鸳几世开兰若,黄鹤当年瑞卯金。”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古来帝王姓氏上应图讖,如汉号卯金,晋称典午。”
网络解释卯金刀卯金刀,典故名,指刘姓,典出《后汉书》卷一上《光武帝纪上》。汉光武帝登基时,其祝文中有“刘秀发兵捕不道,卯金修德为天子”。“刘”繁体字“刘”,拆成“卯、金、刀”。后世遂以此为典。亦省作“卯金”等。
综合释义谓刘姓。《汉书·王莽传中》:“夫‘刘’之为字,卯、金、刀也。”《后汉书·孔融传》:“我大圣之后,而见灭於宋,有天下者,何必卯金刀。”宋黄庭坚《宿旧彭泽怀陶令》诗:“司马寒如灰,礼乐卯金刀。”亦省作“卯金”。《后汉书·光武帝纪上》:“讖记曰:‘刘秀发兵捕不道,卯金修德为天子。’”李贤注:“卯金,‘刘’字也。”宋王安石《次韵张子野竹林寺》之一:“青鸳几世开兰若,黄鹤当年瑞卯金。”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古来帝王姓氏上应图讖,如汉号卯金,晋称典午。”卯金刀[mǎojīndāo]刘字的拆写。如:「他姓刘,卯金刀刘。」
汉语大词典谓刘姓。《汉书·王莽传中》:“夫‘刘’之为字,卯、金、刀也。”《后汉书·孔融传》:“我大圣之后,而见灭于宋,有天下者,何必卯金刀。”宋黄庭坚《宿旧彭泽怀陶令》诗:“司马寒如灰,礼乐卯金刀。”亦省作“卯金”。《后汉书·光武帝纪上》:“谶记曰:‘刘秀发兵捕不道,卯金修德为天子。’”李贤注:“卯金,‘刘’字也。”宋王安石《次韵张子野竹林寺》之一:“青鸳几世开兰若,黄鹤当年瑞卯金。”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古来帝王姓氏上应图谶,如汉号卯金,晋称典午。”
国语辞典刘字的拆写,如:「他姓刘,卯金刀刘。」卯金刀[mǎojīndāo]⒈刘字的拆写。例如:「他姓刘,卯金刀刘。」
其他释义1.谓刘姓。
读音:mǎo
[mǎo]
(1)(名)地支的第四位。参看〔干支〕。
(2)(名)卯眼。某些器物的零件或部件利用凹凸方式相连接的地方的凹进部分。
读音:jīn
[jīn]
1.俗称金子。金属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赤黄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最强,化学性质稳定,易传热和导电。常用作合金、硬币、装饰品等。通称黄金。
2.金属:五~。
3.钱:现~。助学~。
4.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鸣~收兵。~鼓齐鸣。
5.比喻尊贵、珍贵:~口玉言。
6.像金子一样的颜色:~发(fà)。~灿灿。
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
读音:dāo
[dāo]
(1)(名)用来切、割、削、砍、铡、斩的工具:菜~。
(2)(名)刀形的东西:冰~。
(3)(量)纸张的计算单位;一百张叫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