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溶液
【拼音】:fèn zǐ róng yè
英语true solutionmolecular solution
词语解释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以分子形式分散于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1.当晶体溶解在不饱和溶液中时,分子就会在固液界面处产生相应的扩散。
2.用稀溶液粘度法测定了几种不同氯化聚丙烯粘均分子量,并且将稀溶液测定的特性粘数与一般工业使用浓度的粘度联系起来。
3.巨分子溶液之薄膜超过滤的分析,一贯系基于胶层极化模式、渗透压模式,以及阻力串联模式。
4.对硝酸钾电解质溶液进行了分子动力学计算机模拟研究。
5.本文应用经典热力学和分子热力学方法建立了分子聚集溶液理论。
6.如果它们看到像自己的分子,因为这是理想溶液,所以它们不知道旁边是否有其他的东西。
7.或者是溶液状态溶质,溶质分子相互混合。
8.相同渗透率岩心,聚合物溶液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其阻力因数和残余阻力因数越大。
9.通过测量光谱变化,科学家们能够确定目标分子在溶液中的浓度。
10.自组装膜是分子在溶液(或气态)中自发通过化学键牢固地吸附在固体基底上而形成的有序分子膜。
读音:fēn,fèn
[fèn]
[ fēn ]1. 区划开:分开。划分。分野(划分的范围)。分界。分明。条分缕析。分解。
2. 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分发。分忧。分心劳神。
3. 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分会。分行(háng )。
4. 散,离:分裂。分离。分别。分崩离析。分门别类。
5. 辨别:区分。分析。
6. 区划而成的部分:二分之一。
7. 一半:人生百年,昼夜各分。春分。秋分。
[ fèn ]1. 名位、职责、权利的限度:分所当然。身分。分内。恰如其分。安分守己。
2. 构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质或因素:成分。天分(天资)。情分(情谊)。
3. 料想:“自分已死久矣”。
4. 同“份”,属于一定的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知识分子。
读音:z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棋子儿。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
读音:róng
[róng]
(动)溶化;溶解:~液|~剂。
读音:yè
[yè]
(名)液体: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