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子
【拼音】:fù zǐ
【注音】:ㄈㄨˋㄗˇ
【结构】:复(上中下结构)子(独体结构)
【繁体】:復子
词语解释谓还政或让位。
基础解释见/'复子明辟/',谓还政或让位。
引证解释⒈见“復子明辟”。
网络解释复子指还政或让位。
汉语大词典见“复子明辟”。《汉语大词典》:复子明辟(复子明辟) 拼音:fùzǐmíngbì谓还政或让位。《书·洛诰》:“周公拜手稽首曰:‘朕复子明辟。’”孔传:“言我复还明君之政于子,子成王,年二十成人,故必归政而退老。”《后汉书·桓帝纪》:“远览复子明辟之义,近慕先姑归授之法,及今令辰,皇帝称制。”唐刘肃《大唐新语·匡赞》:“今圣躬不康,神器无主,陛下宜复子明辟,以顺亿兆神祇之心。”亦省作“复子”。南朝陈徐陵《为贞阳侯重与王太尉书》:“首尾交侵,华夷俱骋,而冲人数岁,复子方赊,德未感于黎蒸,威不加于将师。”
英语duplicon
其他释义1.见'复子明辟'。
1.片段拼接是一个费时的复杂过程,其中包含了一些实际困难,重复子序列对片段间正确重叠的干扰就是其中一个。
2.幸赖股肱御侮之助,残丑消荡,民和年稔,普天率土,遐迩洽同;远览复子明辟之义,近慕先姑归授之法,阎皇后被迁离宫,本非自愿,诏文中曲为转圜。
3.今海内未定,须得长君,待四方乂安,复子明辟。
4.烦恼数中除一事,自兹无复子孙忧。
5.递归手段重复子元素,如叶脉的排列。
6.若如摛议,则此二篇,皆应在复子明辟之后。
7.并对地铁突发事件应对体系的预防应对子系统、紧急应对子系统、事后恢复子系统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提出了今后需深一步探索和研究的方向。
8.至四年,王导固让太傅,复子明辟,是后不旱,殆其应也。
9.并对地铁突发事件应对体系的预防应对子系统、紧急应对子系统、事后恢复子系统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提出了今后需深一步探索和研究的方向。查字典www.chazidian.com
10.片段拼接是一个费时的复杂过程,其中包含了一些实际困难,重复子序列对片段间正确重叠的干扰就是其中一个。www.chazidian.com查字典复子造句
读音:fù
[fù]
(1)(动)重复:~写|~制。
(2)(形)繁复:~姓|~分数|~比例。
(3)(动)转过去或转回来:反~无常|翻来~去|循环往~。
(4)(动)回答;答复:~信|请即电~。也作覆。
(5)(动)恢复:光~|收~|~婚。
(6)(动)报复:~仇。
(7)(副)再;又:旧病~发|死灰~燃|死而~苏|一去不~返。
读音:z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棋子儿。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