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柈
【拼音】:jīn pán
【注音】:ㄐ一ㄣㄆㄢˊ
【结构】:金(上下结构)柈(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1.见'金盘'。金柈[jīnpán]⒈见“金盘”。
引证解释⒈见“金盘”。
汉语大词典见“金盘”。《汉语大词典》:金盘(金盘) 拼音:jīnpán亦作“金柈”。(1).金属制成的盘。(1)餐具。汉辛延年《羽林郎》诗:“就我求珍肴,金盘脍鲤鱼。”《南史·刘穆之传》:“及至醉饱,令厨人以金柈贮槟榔一斛以进之。”王闿运《采芬女子墓志铭》:“金盘罢进,讵擘麻姑之脯。”(2)烛盘。唐岑参《陪群公龙冈寺泛舟》诗:“紫鳞掣芳饵,红烛燃金盘。”(3)承露之盘。《后汉书·陶谦传》:“大起浮屠寺,上累金盘,下为重楼。”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永宁寺》:“刹上有金宝瓶,容二十五石。宝瓶下有承露金盘三十重。”唐韩偓《中秋禁直》诗:“露和玉屑金盘冷,月射珠光贝阙寒。”(4)古代博具之一。唐李白《送外甥郑灌从军》诗之一:“六博争雄好彩来,金盘一掷万人开。”(2).比喻日月。宋陆游《金山观日出》诗:“遥波蹙红鳞,翠蔼开金盘。”元萨都剌《织女图》:“西楼月落金盘倾,暖霞拂地海棠晓。”明刘基《归朝欢》词:“乌鸦立遍城头树,看云头金盘涌出,身在广寒府。”
读音:jīn
[jīn]
1.俗称金子。金属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赤黄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最强,化学性质稳定,易传热和导电。常用作合金、硬币、装饰品等。通称黄金。
2.金属:五~。
3.钱:现~。助学~。
4.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鸣~收兵。~鼓齐鸣。
5.比喻尊贵、珍贵:~口玉言。
6.像金子一样的颜色:~发(fà)。~灿灿。
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
读音:pán,bàn
[pán]
[ pán ]1. 古同“盘”,盘子。
[ bàn ]1. 〔柈子〕方言,大块的木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