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井之蛙
【拼音】:kǎn jǐng zhī wā
【注音】:ㄎㄢˇㄐ一ㄥˇㄓㄨㄚ
【词性】:成语。
【简体】:坎井之蛙
【繁体】:坎井之蛙
词语解释亦作“埳井之蛙”。坎井之蛙[kǎnjǐngzhīwā]⒈亦作“埳井之蛙”。
综合释义坎井:坏井,废井。废井里的青蛙。比喻见识不多的人。宇栋之内,燕雀不知天地之高也;~,不知江海之大。◎汉·桓宽《盐铁论·复古》坎井之蛙[kǎnjǐngzhīwā] 「坎井之蛙」或作「埳井之鼁」,是〔庄子〕书中的一则寓言;用以比喻人见识短浅,有如井底之蛙,自以为是。〔庄子·秋水篇〕中记载这则寓言说:名家公孙龙一日间魏国的公子牟,为什么像自己这么博学善辩的人,一旦听到庄子的学说,便觉得茫然没有头绪?究竟是庄子的智慧不如他,还是个不如庄子?魏牟则举「埳井之鼁」为喻:深井中的青蛙对东海的大虌说它的生活乐趣:到井外可以在井栏上跳跳蹦蹦,回到井里的时候可在壁砖的空隙里休息,在水中头一仰就可以露出腮帮子,一踏脚泥巴仅及足趾,回头看看蝌蚪螃蟹都不能同自己相比。井蛙于是骄傲地邀请大虌到井中一游;东海大虌左脚还没有伸进去,右脚就已经给绊住了,于是迟疑不肯进去,并且把大海的情形告诉井蛙说:大海辽阔深邃,不知有几千里宽,几千尺深。大禹时十年之中九年闹水灾,大海却未因此变得更大,商汤时八年之中七年闹旱灾,水位也没有因此而降低。因此不论时间久暂,不因水量多寡,东海都没有改变,这该是处居东海最大的乐趣了。井蛙听了这席话,才大惊失色,怅然若失。魏牟据此结论道:「且夫知不知论极妙之言,而自适一时之利者,是非埳井之鼁与?且彼方跐(ㄘˇ)黄泉而登大皇,无南无北,奭(ㄕˋ)然四解沦于不测;无东无西,始于玄冥,反于大通。子乃规规然而求之以察,索之以辩,是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也,不亦小乎!」意思是说,就连自己也不清楚是否较有才智,甚而有才智是否足以评论极其高妙的思想,只因自己口才好而自我陶醉,岂不是和坎井之蛙一般?庄子下履黄泉,上登天界,思想精神境界高深莫测,不受任何拘限;以形而上的道为立论的起点,以天人物我合一,复归于道为学说终点。而公孙龙子还以极其浅陋的观点来衡量庄子的学说,以言说辩论之术来考验他的理论,岂不是用管子窥测青天,以锥子指画大地,未免也太狭小了!
汉语大词典亦作“埳井之蛙”。浅井里的青蛙。《庄子·秋水》:“子独不闻夫埳井之蛙乎?谓东海之鳖曰:‘吾乐与!出跳梁乎井干之上……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埳井之乐,此亦至矣,夫子奚不时来入观乎!’”后因以比喻见识短浅。汉桓宽《盐铁论·复古》:“宇宙之内,燕雀不知天地之高也;坎井之蛙,不知江海之大。”亦省作“埳蛙”、“坎蛙”。元林世济《漫兴一首奉怀草元先生》诗:“埳蛙既聒聒,陵苕亦荣荣。”清顾炎武《酬李处士因笃》诗:“自哂同坎蛙,难佐北溟浪。”
国语辞典浅井里的青蛙。《庄子.秋水》:「夫坎井之蛙乎,谓东海之鳖曰:『吾乐与!出跳梁乎井干之上。』」后比喻见识浅薄的人。《荀子.正论》:「坎井之蛙不可与语东海之乐。」坎井之蛙[kǎnjǐngzhīwā]⒈浅井里的青蛙。后比喻见识浅薄的人。引《庄子·秋水》:「夫坎井之蛙乎,谓东海之鳖曰:『吾乐与!出跳梁乎井干之上。』」《荀子·正论》:「坎井之蛙不可与语东海之乐。」成语解释坎井之蛙
成语词典版01.元.吴澂〈送何太虚北游序〉:「醯瓮之鸡,坎井之蛙,盖不知瓮外之天,井外之海为何如?」
出处庄周《庄子·秋水》:“子独不闻夫坎井之蛙乎?谓东海之鳖曰:‘吾乐与!’”
其他释义坎井:坏井,废井。废井里的青蛙。比喻见识不多的人。
1.这样看来,中国人的海洋意识不可谓不久远,而这则寓言,是以“坎井之蛙”喻战国时的赵国诡辩家公孙龙,以“东海之鳖”喻庄子。
2.他见识短浅如坎井之蛙不足为谋。
3.宇栋之内,燕雀不知天地之高;坎井之蛙,不知江海之大;穷夫否妇,不知国家之虑;负荷之商,不知猗顿之富。
4.坎井之蛙,不知江海之大。
5.我们不要作坎井之蛙。
6.这样看来,中国人的海洋意识不可谓不久远,而这则寓言,是以“坎井之蛙”喻战国时的赵国诡辩家公孙龙,以“东海之鳖”喻庄子。(查字典造句网www.chazidian.com)
7.我们不要作坎井之蛙。[查字典造句www。chazidian。com]
8.这样看来,中国人的海洋意识不可谓不久远,而这则寓言,是以“坎井之蛙”喻战国时的赵国诡辩家公孙龙,以“东海之鳖”喻庄子。查字典www.chazidian.com坎井之蛙造句
9.坎井之蛙,不知江海之大。(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坎井之蛙造句)
10.宇栋之内,燕雀不知天地之高也,坎井之蛙,不知江海之大。
读音:kǎn
[kǎn]
(1)(名)八卦之一。
(2)(名)(~子、~儿)田野中自然形成的或人工修筑的像台阶形状的东西。
(3)(名)〈书〉低洼的地方;坑。
读音:jǐng
[jǐng]
(1)(名)从地面往下凿成的能取水的深洞;洞壁多砌上砖石:水~|一口~|双眼~。
(2)(名)形状像井的:矿~|油~|盐~|竖~|探~|渗~|天~。
(3)(名)二十八宿之一。
(4)(名)(Jǐnɡ)姓。
(5)(形)形容整齐:~然|~~有条。
读音:zhī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wā
[wā]
(名)两栖动物: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