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法分子
【拼音】:bù fǎ fèn zǐ
词语解释违背整体法律秩序的人员。
网友释义不法分子,读音bùfǎfènzǐ,汉语词语,指违背整体法律秩序的人员。其行为是从整体法秩序的角度被赋予否定性评价的行为,它实际上已经触及法秩序所能容忍的极限,只能用法律制裁这种严厉的规制手段(法律责任)予以调整了。
1.这些不法分子的黔驴之计,早已被公安人员识破了。
2.这些不法分子的黔驴之技,早已被我们公安人员识破了。
3.一些不法分子为牟取非法利益,经常选择在凌晨三四时通关,以蚂蚁搬家的方式夹带走私国家保护野生动植物制品。
4.自己年迈,一两个不法分子还能应付过来,可现在是一帮人,其中不法分子和有野心的训练家占绝大多数,虽然也有些是为了一睹水君的风采,但难免他们会一直安份守己。
5.不法分子利用网络招聘求职的择业形式进行诈骗、强奸、甚至于绑架人质等一系列犯罪活动,是近年来出现的新的犯罪形式。
6.我们应该当头棒喝那些扰乱社会治安的不法分子,使他们立即停止各种犯罪活动。
7.《武林英雄》武林大会火热开赛以来,爆棚的人气给不法分子带来了可乘之机。
8.然而,《盲井》现象并未就此杜绝,甚至有迹象表明,“雷波模式”被另一些地区的不法分子拷贝。
9.中华民族是坚毅、热情、善良的民族。当我们挺过洪水、挺过“非典”,挺过不法分子对祖国的分裂和对奥运的亵渎,我们也必将挺过惨烈的汶川大地震,成功地举办一届奥运盛会。但我们需要更多的思索和行动,需要站在别人的角度理性而全面地看问题。
10.也有一些不法分子,在普通病房内借着各床患者、陪护人员之间不熟悉的机会,冒充患者亲属,“理直气壮”拿走患者物品。
读音:bù
[bù]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读音:fǎ
[fǎ]
(1)(名)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强制遵守的法律、指令、条例等行为规则的总称:宪~。
(2)(名)方法、方式:写~。
(3)(名)标准样子;可以模仿的:取~。
(4)(名)佛教的教义;也泛指佛教和道教的:~术。
(5)姓。
(6)(动)效法:~后王。
读音:fēn,fèn
[fèn]
[ fēn ]1. 区划开:分开。划分。分野(划分的范围)。分界。分明。条分缕析。分解。
2. 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分发。分忧。分心劳神。
3. 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分会。分行(háng )。
4. 散,离:分裂。分离。分别。分崩离析。分门别类。
5. 辨别:区分。分析。
6. 区划而成的部分:二分之一。
7. 一半:人生百年,昼夜各分。春分。秋分。
[ fèn ]1. 名位、职责、权利的限度:分所当然。身分。分内。恰如其分。安分守己。
2. 构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质或因素:成分。天分(天资)。情分(情谊)。
3. 料想:“自分已死久矣”。
4. 同“份”,属于一定的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知识分子。
读音:z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棋子儿。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