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多面体
【拼音】:zhèng duō miàn tǐ
【注音】:ㄓㄥˋㄉㄨㄛㄇ一ㄢˋㄊ一ˇ
【简体】:正多面体
【繁体】:正多面體
词语解释各个面是全等的正多边形,并且各个多面角都全等的多面体。正多面体有且仅有五种:正四面体、正六面体、正八面体、正十二面体和正二十面体。正多面体[zhèngduōmiàntǐ]⒈各个面是全等的正多边形,并且各个多面角都全等的多面体。正多面体有且仅有五种:正四面体、正六面体、正八面体、正十二面体和正二十面体。
基础解释各个面是全等的正多边形,并且各个多面角都全等的多面体。
网络解释正多面体正多面体,是指多面体的各个面都是全等的正多边形,并且各个多面角都是全等的多面角。其中面数最少的是正四面体,面数最多的是正二十面体。有些化学物质的结晶体呈正多面体的形状,如食盐的结晶体是正六面体,明矾的结晶体是正八面体。
网友释义所谓正多面体,是指多面体的各个面都是全等的正多边形,并且各个多面角都是全等的多面角。例如,正四面体(即正棱锥体)的四个面都是全等的三角形,每个顶点有一个三面角,共有四个三面角,可以完全重合,也就是说它们是全等的。所以正多面体只能有五种,用正三角形做面的正四面体、正八面体,正二十面体,用正方形做面的正六面体,用正五边形做面的正十二面体。其中面数最少的是正四面体,面数最多的是正二十面体。有些化学物质的结晶体呈正多面体的形状,如食盐的结晶体是正六面体,明矾的结晶体是正八面体。
法语solide de Platon
国语辞典各面皆为相等的正多面形,且其每面的角为相等的多面体。如正四面体、正六面体等。正多面体[zhèngduōmiàntǐ]⒈各面皆为相等的正多面形,且其每面的角为相等的多面体。如正四面体、正六面体等。
1.哲学家柏拉图赋予几何学中的五种正多面体以本体论和美学的意义,这对后世的科学发现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以正多面体为基本多面体,利用重复法和分割法再分,构成球形的短程线三角形网格。
3.指出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则来自正多面体。
4.首先介绍全球网格系统的应用需求,讨论采用正多面体剖分的基本要素。
5.科学家发现的第一类固体形状称作正多面体,包括立方体、正四面体、正八面体、正十二面体和正二十面体等。
6.用这五种正多面体去探索自然界的秘密的企图没有成功.
7.摘要分析N体问题一些特解的共性,给出5个正多面体解.
8.然后代入伯恩塞德公式,求得所有正多面体的顶点着色公式.
9.指出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则来自正多面体.
10.用这五种正多面体去探索自然界的秘密的企图没有成功.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134640/正多面体造句
读音:zhèng,zhēng
[zhèng]
[ zhèng ]1. 不偏斜,与“歪”相对:正午。正中(zhōng )。正襟危坐。
2. 合于法则的:正当(dāng)。正派。正楷。正规。正大光明。正言厉色。拨乱反正。
3. 合于道理的:正道。正确。正义。正气。
4. 恰好:正好。正中(zhōng )下怀。
5.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他正在开会。
6.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正面。正本。
7. 纯,不杂:正色。正宗。正统。纯正。
8. 改去偏差或错误:正骨。正误。正音。正本清源。
9.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正方形。
10. 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正电。
11. 大于零的,与“负”相对:正数(shù)。
12. 姓。
[ zhēng ]1. 〔正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简称“正”,如“新正”。
读音:duō
[duō]
(1)(形)数量大:~年。
(2)(形)比原来的数目有所增加;数量上超出:~住两天。
(3)(形)表示相差的程度大:他比我强~了。
(4)(形)超出原有的或应有的数量或限度:你的钱给~了。
(5)(数)(用在数量词后)表示不确定的零数:五十~。
(6)(副)表赞叹:~幸福啊!
(7)(副)表疑问:你有~大?
(8)姓。
读音:miàn
[miàn]
(1)(名)头的前部;脸:~孔。
(2)(动)向着:背山~水。
(3)(名)物体的表面;有时特指某些物体的上部的一层:水~|地~|桌~|~儿。
(4)(动)当面:~谈|~洽。
(5)(名)东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层或纺织的正面:鞋~|~儿。
(6)(名)几何学上称线移动所成的形迹;有长有宽;没有厚:平~|~积。
(7)(名)部位或方面:正~|片~。
(8)(助)方位词后缀:上~|前~|外~|西~。
(9)(量)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镜子。
(10)(量)用于会见的次数:一~镜子。
(11)(名)粮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麦磨成的粉:白~|豆~。
(12)(名)(~儿)粉末:药~儿。
(13)(名)面条:挂~|切~。
(14)(形)〈方〉指某些食物纤维少而柔软:~瓜。
读音:tǐ,tī
[tǐ]
[ tǐ ]1. 人、动物的全身:身体。体重。体温。体质。体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体能。体貌。体魄(体格和精力)。体育。体无完肤。
2. 身体的一部分:四体。五体投地。
3.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体。主体。群体。
4.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体。液体。体积。
5. 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体(文章的体裁,如“骚体”、“骈体”、“旧体诗”)。字体。
6. 事物的格局、规矩:体系。体制。
7. 亲身经验、领悟:体知(亲自查知)。体味。身体力行(xíng )。
8.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体谅。体贴。体恤。
9. 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
[ tī ]1. 〔体己〕①家庭成员个人的私蓄的财物;②亲近的,如“体体话”,亦作“梯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