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
【拼音】:guó xìn
【注音】:ㄍㄨㄛˊㄒ一ㄣˋ
【结构】:国(全包围结构)信(左右结构)
【简体】:国信
【繁体】:國信
词语解释1.国家的威信。2.两国通使作为凭证的文书符节。3.'国信使'的省称。4.指国家间赠送的礼品。
基础解释国家的威信。两国通使作为凭证的文书符节。3./'国信使/'的省称。4.指国家间赠送的礼品。
引证解释⒈国家的威信。引《后汉书·寇恂传》:“今天下初定,国信未宣。”宋叶适《忠翊郎致仕蔡君墓志铭》:“使命事关国信,有不如意,国北门可復入耶?”⒉两国通使作为凭证的文书符节。引唐张籍《送金少卿副使归新罗》诗:“过海便应将国信,到乡犹自著朝衣。”《宣和遗事》前集:“虽无国信,谅不妄言。”⒊“国信使”的省称。引《宋史·外国传三·高丽》:“政和中,升其使为国信,礼在夏国上。”⒋指国家间赠送的礼品。引《旧唐书·敬宗纪》:“命品官田务丰领国信十二车,赐迴紇可汗及太和公主。”
综合释义国家的威信。《后汉书·寇恂传》:“今天下初定,国信未宣。”宋叶适《忠翊郎致仕蔡君墓志铭》:“使命事关国信,有不如意,国北门可復入耶?”两国通使作为凭证的文书符节。唐张籍《送金少卿副使归新罗》诗:“过海便应将国信,到乡犹自著朝衣。”《宣和遗事》前集:“虽无国信,谅不妄言。”“国信使”的省称。《宋史·外国传三·高丽》:“政和中,升其使为国信,礼在夏国上。”指国家间赠送的礼品。《旧唐书·敬宗纪》:“命品官田务丰领国信十二车,赐迴紇可汗及太和公主。”国与国间用以徵信的文书及符节。唐.张籍〈送金少卿副使归新罗〉诗:「通海便应将国信,到家犹自着朝衣。」
汉语大词典(1).国家的威信。《后汉书·寇恂传》:“今天下初定,国信未宣。”宋叶适《忠翊郎致仕蔡君墓志铭》:“使命事关国信,有不如意,国北门可复入耶?”(2).两国通使作为凭证的文书符节。唐张籍《送金少卿副使归新罗》诗:“过海便应将国信,到乡犹自著朝衣。”《宣和遗事》前集:“虽无国信,谅不妄言。”(3).“国信使”的省称。《宋史·外国传三·高丽》:“政和中,升其使为国信,礼在夏国上。”(4).指国家间赠送的礼品。《旧唐书·敬宗纪》:“命品官田务丰领国信十二车,赐回纥可汗及太和公主。”
国语辞典国与国间用以征信的文书及符节。
辞典修订版国与国间用以徵信的文书及符节。唐.张籍〈送金少卿副使归新罗〉诗:「通海便应将国信,到家犹自着朝衣。」
1.金融企业,尤其是印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联邦、土耳其等国的银行在这一明显的外国信贷热中一马当先。
2.在大力发展直接融资、银行担保退出的背景下,应当推出信用违约互换以促进我国信用债券市场发展。
3.这一悖论表征为我国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一些凸显问题,如:缺乏标准描述、重复建设、资源建设与教学脱节、课堂生成性资源荒废等。
4.苦练杀敌本领,增长爱国信念,是克敌制胜的不二法门。
5.济南国信旅行社为您和孩子量体裁衣,浓情推出多款夏令营、亲子游线路,让懵懂少年行旅游之路开阔眼界、行探索之路扩大世界。
6.本文结合我国信息测度的有关案例,分析、评价了波拉特信息经济测度方法和日本信息化指数模型的优点和欠缺之处。
7.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是知识产权的重要客体,其技术水准关乎一国信息产业的荣辱兴衰。
8.银行却把小企业看做是高风险贷款,主要是因为中国信贷评估体系的发展仍不完善,即使有偿还能力的企业也不能受益。
9.瓦洛德皮斯特尔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为依据中国法律有效存续和组织的一家公司并经商业注册,商业注册簿由中国信息副总裁持有。
10.土耳其等国的银行在这一明显的外国信贷热中一马当先。
读音:guó
[guó]
(1)(名)国家:~内|祖~|外~|保家卫~。
(2)(名)代表国家的:~徽|~旗|~宴。
(3)(名)指我国的:~产|~术|~画|~药。
(4)(名)(Guó)姓。
读音:xìn,shēn
[xìn]
[ xìn ]1. 诚实,不欺骗:信用。信守。信物。信货。信誓旦旦。
2. 不怀疑,认为可靠:信任。信托。信心。信念。
3. 崇奉:信仰。信徒。
4. 消息:信息。杳无音信。
5. 函件:信件。信笺。信鸽。信访。
6. 随便,放任:信手(随手)。信步(随意走动,散步)。信笔。信意。
7. 同“芯2”。
8. 姓。
[ shēn ]1. 古同“伸”,舒展开。
2. 古同“伸”,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