兕觥
【拼音】:sì gōng
【注音】:ㄙˋㄍㄨㄥ
【结构】:兕(上下结构)觥(左右结构)
【简体】:兕觥
【繁体】:兕觥
词语解释古代酒器。用兕角做成的酒器,腹椭圆形或方形,圈足或四足,有流和鋬。盖一般成带角兽头形。盛行于商代和西周前期。后亦泛指酒器。兕觥[sìgōng]⒈古代酒器。腹椭圆形或方形,圈足或四足,有流和鋬。盖一般成带角兽头形。盛行于商代和西周前期。后亦泛指酒器。
引证解释⒈古代酒器。腹椭圆形或方形,圈足或四足,有流和鋬。盖一般成带角兽头形。盛行于商代和西周前期。后亦泛指酒器。引《诗·周南·卷耳》:“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毛传:“兕觥,角爵也。”明陈汝元《金莲记·郊遇》:“游春话旧,更畅幽怀,还须麈尾同挥,是用兕觥共进。”
综合释义古代酒器。腹椭圆形或方形,圈足或四足,有流和鋬。盖一般成带角兽头形。盛行于商代和西周前期。后亦泛指酒器。《诗·周南·卷耳》:“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毛传:“兕觥,角爵也。”明陈汝元《金莲记·郊遇》:“游春话旧,更畅幽怀,还须麈尾同挥,是用兕觥共进。”
汉语大词典即兕觥。《左传·成公十四年》:“古之为享食也,以观威仪、省祸福也。故《诗》曰:‘兕觥其觓,旨酒思柔,彼交匪傲,万福来求。’”今本《诗·小雅·桑扈》作“兕觥”。唐牛僧孺《李苏州遗太湖石奇状绝伦因题二十韵奉呈梦得乐天》:“丑凸隆胡准,深凹刻兕觥。”
国语辞典用兕角做成的酒器。腹椭圆或方形,圈足或四足,有带角的兽头形酒盖,主要盛行于商代与西周前期。兕觥[sìgōng]⒈用兕角做成的酒器。腹椭圆或方形,圈足或四足,有带角的兽头形酒盖,主要盛行于商代与西周前期。引《诗经·周南·卷耳》:「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英语ancienttypeofdrinkingvessel
辞典修订版用兕角做成的酒器。腹椭圆或方形,圈足或四足,有带角的兽头形酒盖,主要盛行于商代与西周前期。《诗经.周南.卷耳》:「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其他解释酒器名,以兕角为之。《韵会》:「兕,陆佃云:『兕,善抵触,故先王制罚爵,以为酒戒。』。」;《诗经·周南·卷耳》:「我姑酌彼兕觥。」传:「兕觥,兕角爵也。」笺:「兕觥,罚爵也。」;《诗经·豳风·七月》:「跻彼公堂,称彼兕觥。」;《诗经·小雅·扈》:「一兕觥其觩。」
其他释义1.古代酒器。腹椭圆形或方形,圈足或四足,有流和鋬。盖一般成带角兽头形。盛行于商代和西周前期。后亦泛指酒器。
读音:sì
[sì]
(名)〈书〉雌的犀牛。
读音:gōng
[gōng]
(名)古代的一种饮酒器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