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仪制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仪制

仪制

【拼音】:yí zhì

【注音】:一ˊㄓˋ

【结构】:仪(左右结构)制(左右结构)

【简体】:仪制

【繁体】:儀制

解释

词语解释1.礼仪制度及其具体规定。2.仪态,形制。3.官名。明清属礼部。仪制[yízhì]⒈礼仪制度及其具体规定。⒉仪态,形制。⒊官名。明清属礼部。

基础解释礼仪制度及其具体规定。仪态,形制。官名。明清属礼部。

引证解释⒈礼仪制度及其具体规定。引《汉书·郊祀志下》:“汉兴之初,仪制未及定,即且因秦故祠,復立北畤。”唐元稹《五品女乐判》:“荣沾五命,始用判悬;僭越三人,终乖仪制。”《事物纪原·库务职局·仪制令》引宋孔平仲《谈苑》:“太平兴国中,孔承恭为大理正,上言仪制,令贱避贵,少避长,轻避重,去避来,望令於两京诸州要害处刻榜以揭之。”清钮琇《觚賸续编·预草典礼》:“康熙二十六年十月,文皇后宾天,上询仪制於宗伯,仓促无以应。”⒉仪态,形制。引宋苏轼《应梦罗汉记》:“明日至岐亭,过一庙中,有阿罗汉像,左龙右虎,仪制甚古,而面为人所坏。”⒊官名。明清属礼部。参见“仪部”。引《明史·职官志一》:“仪制分掌诸礼文、宗封、贡举、学校之事。”《清史稿·职官志一》:“天聪五年,设礼部。顺治元年,置尚书、侍郎各官……仪制、祠祭、主客、精膳四司。”

网络解释仪制仪制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yízhì,意思是1.礼仪制度及其具体规定。2.仪态形制。3.官名。明清属礼部。

综合释义礼仪制度及其具体规定。《汉书·郊祀志下》:“汉兴之初,仪制未及定,即且因秦故祠,復立北畤。”唐元稹《五品女乐判》:“荣沾五命,始用判悬;僭越三人,终乖仪制。”《事物纪原·库务职局·仪制令》引宋孔平仲《谈苑》:“太平兴国中,孔承恭为大理正,上言仪制,令贱避贵,少避长,轻避重,去避来,望令於两京诸州要害处刻榜以揭之。”清钮琇《觚賸续编·预草典礼》:“康熙二十六年十月,文皇后宾天,上询仪制於宗伯,仓促无以应。”仪态,形制。宋苏轼《应梦罗汉记》:“明日至岐亭,过一庙中,有阿罗汉像,左龙右虎,仪制甚古,而面为人所坏。”官名。明清属礼部。《明史·职官志一》:“仪制分掌诸礼文、宗封、贡举、学校之事。”《清史稿·职官志一》:“天聪五年,设礼部。顺治元年,置尚书、侍郎各官……仪制、祠祭、主客、精膳四司。”参见“仪部”。仪制[yízhì]礼仪制度。《汉书.卷二五.郊祀志下》:「汉兴之初,仪制未及定,即且因秦故祠,复立北畤。」《儒林外史.第四八回》:「乡约书不过是添些仪制,劝醒愚民的意思。」

汉语大词典(1).礼仪制度及其具体规定。《汉书·郊祀志下》:“汉兴之初,仪制未及定,即且因秦故祠,复立北畤。”唐元稹《五品女乐判》:“荣沾五命,始用判悬;僭越三人,终乖仪制。”《事物纪原·库务职局·仪制令》引宋孔平仲《谈苑》:“太平兴国中,孔承恭为大理正,上言仪制,令贱避贵,少避长,轻避重,去避来,望令于两京诸州要害处刻榜以揭之。”清钮琇《觚剩续编·预草典礼》:“康熙二十六年十月,文皇后宾天,上询仪制于宗伯,仓促无以应。”(2).仪态,形制。宋苏轼《应梦罗汉记》:“明日至岐亭,过一庙中,有阿罗汉像,左龙右虎,仪制甚古,而面为人所坏。”(3).官名。明清属礼部。《明史·职官志一》:“仪制分掌诸礼文、宗封、贡举、学校之事。”《清史稿·职官志一》:“天聪五年,设礼部。顺治元年,置尚书、侍郎各官……仪制、祠祭、主客、精膳四司。”参见“仪部”。

国语辞典礼仪制度。仪制[yízhì]⒈礼仪制度。引《汉书·卷二五·郊祀志下》:「汉兴之初,仪制未及定,即且因秦故祠,复立北畤。」《儒林外史·第四八回》:「乡约书不过是添些仪制,劝醒愚民的意思。」

辞典修订版礼仪制度。《汉书.卷二五.郊祀志下》:「汉兴之初,仪制未及定,即且因秦故祠,复立北畤。」《儒林外史.第四八回》:「乡约书不过是添些仪制,劝醒愚民的意思。」

仪制造句更多 >>

1.德阳文庙祭孔活动不仅有相当完备的祭祀礼仪制度,而且祭祀文化独特、内容丰富,极具人文精神。

2.在他们的礼仪制度里,不同等级的官吏,车的形制数量、骑从的多寡等都有严格的规定。

3.使用反馈式微机控制双注乳化仪,制备了甲酸根离子掺杂于颗粒次表面的立方八面体溴化银微晶乳剂。

4.以李清风现在的实力,要防止迷魂果的迷魂效果威胁到自己还是办得到的,但唐觅霜却肯定不行,所以他如果要阻止被迷倒,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将凤仪制住。

5.作为一家专业颈椎病治疗仪、理疗仪制造企业。

6.线性变换应用于数字化仪制图,是一种实际需要。

7.还要劳累吴师傅,将大臣朝拜礼仪制式详列出来,交与中官布置。

8.由于从洛书产生了“洪范九畴”,因此与治国安邦有关的政治学说、礼仪制度等也要涉及河图洛书。

9.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称誉,礼仪制度由来已久,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和完整的体系,服装文化较为集中地反映出各种礼制礼仪规范.

10.文摘: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称誉,礼仪制度由来已久,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和完整的体系,服装文化较为集中地反映出各种礼制礼仪规范.

字义分解

读音:yí

[yí]

(1)(名)人的外表:~表|~容|威~。

(2)(名)礼节;仪式:司~|行礼如~。

(3)(名)礼物:贺~|谢~。

(4)(动)〈书〉倾心;向往:心~已久。

(5)(Yí)姓。

(6)(名)仪器:~表|地动~。

读音:zhì

[zhì]

(1)(动)制造:~版|~币|~表|~革|~件|~冷|~品|~钱|~糖|~图|~药。

(2)(动)拟定;规定:~定|因地~宜。

(3)(动)用强力约束;限定;管束:伏|管~。

(4)(名)制度:法~|所有~。

仪制相关成语

仪制相关词语

上一个:仪位

下一个:仪漏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