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虞
【拼音】:wài yú
【注音】:ㄨㄞˋㄩˊ
【结构】:外(左右结构)虞(半包围结构)
词语解释1.谓对外患的防备。2.外患。外虞[wàiyú]⒈谓对外患的防备。⒉外患。
基础解释谓对外患的防备。外患。
引证解释⒈谓对外患的防备。引晋羊祜《让开府表》:“乞留前恩,使臣得速还屯。不尔留连,必於外虞有闕。”⒉外患。引南朝宋傅亮《为宋公求加赠刘前军表》:“外虞既殷,内难亦荐。”唐柳宗元《送杨凝郎中使还汴宋诗后序》:“将诛卒削,则外虞实生,非所以扞城而固圉也。”
网络解释外虞外虞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wàiyú,是指对外患的防备;外患。
综合释义谓对外患的防备。晋羊祜《让开府表》:“乞留前恩,使臣得速还屯。不尔留连,必於外虞有闕。”外患。南朝宋傅亮《为宋公求加赠刘前军表》:“外虞既殷,内难亦荐。”唐柳宗元《送杨凝郎中使还汴宋诗后序》:“将诛卒削,则外虞实生,非所以扞城而固圉也。”
网友释义外虞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wàiyú,是指对外患的防备;外患。
汉语大词典(1).谓对外患的防备。晋羊祜《让开府表》:“乞留前恩,使臣得速还屯。不尔留连,必于外虞有阙。”(2).外患。南朝宋傅亮《为宋公求加赠刘前军表》:“外虞既殷,内难亦荐。”唐柳宗元《送杨凝郎中使还汴宋诗后序》:“将诛卒削,则外虞实生,非所以捍城而固圉也。”
1.乃者三逆煽祸,实繁有徒,爰初遵养,暨于明罚,外虞内虑,实维艰难。
读音:wài
[wài]
(1)(名)外边;外边的
(2)(形)指自已所在地以外的:~地|~省。
(3)(名)外国:~币|~钞。
(4)(名)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婆|~甥女。
(5)(形)关系疏远的:~族|~人。
(6)另外。
(7)以外:郊~|局~。
(8)非正式的;非正规的。
(9)戏曲角色;扮演老年男子。
读音:yú
[yú]
(1)(动)猜测;预料:不~。
(2)(动)忧虑:无冻馁之~|兴修水利;水旱无~。
(3)(动)欺骗:尔~我诈。
(4)(名)传说中的朝代;舜所建。
(5)(名)周朝国名;在今山西陆县东北。
(6)(Yú)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