礿祭
【拼音】:yuè jì
【注音】:ㄩㄝˋㄐ一ˋ
【结构】:礿(左右结构)祭(上下结构)
词语解释古代宗庙时祭名。在夏商时为春祭,在周代则为夏祭。礿祭[yuèjì]⒈古代宗庙时祭名。在夏商时为春祭,在周代则为夏祭。
引证解释⒈古代宗庙时祭名。在夏商时为春祭,在周代则为夏祭。引汉王充《论衡·祀义》:“紂杀牛祭,不致其礼;文王礿祭,竭尽其敬。”《后汉书·明帝纪》:“太常其以礿祭之日,陈鼎於庙,以备器用。”《三国志·蜀志·郤正传》:“肃明祀以礿祭,几皇道以辅真。”
网络解释礿祭礿祭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yuèjì,是指古代宗庙时祭名。
综合释义古代宗庙时祭名。在夏商时为春祭,在周代则为夏祭。汉王充《论衡·祀义》:“紂杀牛祭,不致其礼;文王礿祭,竭尽其敬。”《后汉书·明帝纪》:“太常其以礿祭之日,陈鼎於庙,以备器用。”《三国志·蜀志·郤正传》:“肃明祀以礿祭,几皇道以辅真。”
汉语大词典古代宗庙时祭名。在夏商时为春祭,在周代则为夏祭。汉王充《论衡·祀义》:“纣杀牛祭,不致其礼;文王礿祭,竭尽其敬。”《后汉书·明帝纪》:“太常其以礿祭之日,陈鼎于庙,以备器用。”《三国志·蜀志·郤正传》:“肃明祀以礿祭,几皇道以辅真。”
其他释义1.古代宗庙时祭名。在夏商时为春祭,在周代则为夏祭。
1.今天纲已缀,德树西邻,丕显祖之宏规,縻好爵于士人,兴五教以训俗,丰九德济民,肃明祀以礿祭,几皇道以辅真。
读音:yuè
[yuè]
祭名,中国夏商两代在春天举行,周代在夏天举行。
读音:jì
[jì]
1. 对死者表示追悼、敬意的仪式:祭奠。祭礼。祭灵。祭典。祭扫。
2. 供奉鬼神或祖先:祭祖。祭天。祭祀。祭灶。
3. 使用(法宝):祭起一件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