蜮民
【拼音】:yù mín
【注音】:ㄩˋㄇ一ㄣˊ
【结构】:蜮(左右结构)民(独体结构)
词语解释神话中的国名。蜮民[yùmín]⒈神话中的国名。
引证解释⒈神话中的国名。引《山海经·大荒南经》:“有蜮山者,有蜮民之国,桑姓,食黍,射蜮是食。”袁珂校注:“此经蜮民,乃‘射蜮是食’,则亦除害之异人也。”
网络解释蜮民蜮民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yùmín,是指中国神话中的国名。
综合释义神话中的国名。《山海经·大荒南经》:“有蜮山者,有蜮民之国,桑姓,食黍,射蜮是食。”袁珂校注:“此经蜮民,乃‘射蜮是食’,则亦除害之异人也。”
其他释义1.神话中的国名。
读音:yù
[yù]
1.传说是躲在水里能暗中含沙射人的动物。比喻暗中害人的阴险分子:鬼~伎俩。
2.谷类的害虫:螟~。
读音:mín
[mín]
(1)(名)人民:~办|~变|~兵|吊~代罪|劳~伤财|全~皆兵。
(2)(名)某族的人:藏~|回~。
(3)(名)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农~|渔~|牧~。
(4)(名)民间:~歌|~谣。
(5)(名)非军人;非军事的:军~团结|拥政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