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表
【拼音】:jìn biǎo
【注音】:ㄐ一ㄣˋㄅ一ㄠˇ
【结构】:进(半包围结构)表(上下结构)
【繁体】:進表
词语解释1.奏章。2.进呈表章。进表[jìnbiǎo]⒈奏章。⒉进呈表章。
基础解释奏章。进呈表章。
引证解释⒈奏章。引《三国志·吴志·韦曜传》:“谨通进表,叩头百下。”宋谢翱《宋饶歌·鼓吹曲》:“间道遣进表,九门望日旌。”⒉进呈表章。引《敦煌变文集·叶净能诗》:“劒南节度不敢隐,便録表闻,奏言异事,谨差幕府兼御史中丞翟常进表。”唐柳宗元《为京畿父老上府尹乞奏复尊号状》:“今请诣光顺门进表昧死上陈。”《清会典·内阁·大学士》:“凡大朝会进表则展表以听宣焉。”
网络解释进表进表是斋醮中一种重要的科仪,无论是金箓、玉箓或者黄箓类斋仪中都必行此仪。道教认为,通过进表,可将书写信众祈愿的表文送达天庭,祭告上苍,众圣光临醮坛,赐福延龄,先灵受度。
综合释义奏章。《三国志·吴志·韦曜传》:“谨通进表,叩头百下。”宋谢翱《宋饶歌·鼓吹曲》:“间道遣进表,九门望日旌。”进呈表章。《敦煌变文集·叶净能诗》:“劒南节度不敢隐,便録表闻,奏言异事,谨差幕府兼御史中丞翟常进表。”唐柳宗元《为京畿父老上府尹乞奏复尊号状》:“今请诣光顺门进表昧死上陈。”《清会典·内阁·大学士》:“凡大朝会进表则展表以听宣焉。”
汉语大词典(1).奏章。《三国志·吴志·韦曜传》:“谨通进表,叩头百下。”宋谢翱《宋饶歌·鼓吹曲》:“间道遣进表,九门望日旌。”(2).进呈表章。《敦煌变文集·叶净能诗》:“剑南节度不敢隐,便录表闻,奏言异事,谨差幕府兼御史中丞翟常进表。”唐柳宗元《为京畿父老上府尹乞奏复尊号状》:“今请诣光顺门进表昧死上陈。”《清会典·内阁·大学士》:“凡大朝会进表则展表以听宣焉。”
1.结论经用荷负电气溶胶照射大鼠烧伤创面能促进表皮干细胞的增殖。
2.元旦良辰,进表上答诸天护佑之宏恩,下祈黎庶之清平,历年风调雨顺,岁稔年丰,冰雹化散,瘟疫潜消,虫蝗不起,六畜平安。
3.虽然历史系一班的第一节课还在继续,李前进表演的魔术已经传出了教室,落在了迎新会筹备组负责人贾妮的耳中。
4.坚持廉洁自律,争做先进表率。
5.书中有二十多副对联,两篇祭文,一篇残赋,一篇骈体文的劝进表,十几封尺牍及数十首诗词和诗钟。
6.初入职场有人教是幸运,没人教自己用心;注意观察,细心体会;抓住机遇,早作准备;善于偷师,提高自己;积极上进,表现自己;不断学习,完善自己。
7.当第一个字填进表格的时候,这整个填字游戏似乎就成了填字的人的私有财产,并且,他的这份所有权永不过期。
8.林光进表示,成立黔南州都匀毛尖商会,是一种新的茶产业发展的探索模式。
9.分工演进表现为分工网络的细化、生产专业化与消费多样化的进程。
10.消灭项羽、平定楚地后,诸侯联名上《劝进表》给刘邦,推举他为皇帝。
读音:jìn
[jìn]
(1)(动)向前移动(跟‘退’相对):推~|跃~|~军|~一步|更~一层。
(2)(动)从外面到里面(跟‘出’相对):~入|~门|~屋来|~工厂当学徒。
(3)(动)收入:~款|~货。
(4)(动)呈上:~奉|~香。
(5)用在动词后;表示到里面:走~会场|把衣服放~箱子里去。
(6)(量)平房的一宅之内分前后几排的;一排称为一进。
读音:biǎo
[biǎo]
(1)(名)外面;外表:~面|由~及里。
(2)(名)中表(亲戚):~哥|~叔。
(3)(动)把思想感情显示出来;表示:发~|~心意。
(4)(动)俗称用药物把感受的风寒发散出来。
(5)(名)榜样;模范:~率。
(6)(名)古代文体奏章的一种;用于较重大的事件:诸葛亮《出师~》。
(7)(名)用表格形式排列事项的书籍或文件:《史记》十~|统计~。
(8)(名)古代测日影的标杆。参看〔圭表〕。
(9)(名)测量某种量的器具:温度~|电~。(名)计时的器具:温度~|电~。(名)计时的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