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核儿
【拼音】:bīng hú ér
【注音】:ㄅ一ㄥㄏㄨˊㄦˊ
【结构】:冰(左右结构)核(左右结构)儿(独体结构)
【繁体】:冰核兒
词语解释供暑天食用的洁净小冰块。冰核儿[bīnghúér]⒈亦作“冰胡儿”。⒉供暑天食用的洁净小冰块。
引证解释⒈亦作“冰胡儿”。供暑天食用的洁净小冰块。
网络解释冰核儿冰核儿,是汉语词汇,亦作“冰胡儿”。
汉语大词典亦作“冰胡儿”。供暑天食用的洁净小冰块。
其他释义1.亦作'冰胡儿'。2.供暑天食用的洁净小冰块。
读音:bīng
[bīng]
(1)(名)水在摄氏零度或零度以下凝结成的固体。
(2)(动)因接触凉的东西而感到寒冷:刚到中秋;河水已经有些~腿了。
(3)(动)把东西和冰或凉水放在一起使其凉:把汽水~上。
读音:hé,hú
[hú]
[ hé ]1. 果实中坚硬并包含果仁的部分:桃核。杏核。
2. 像核的东西:核细胞。核酸。核心(中心)。结核。原子核。核子。核反应。核武器。
3. 仔细地对照、考察:核定。核计。核实。核算。核查。
4. 翔实正确:其文直,其事核。
[ hú ]1. 义同(一),用于某些口语词,如“杏核儿”。
读音:ér
[ér]
(1)(名)小孩子:小~。
(2)(名)男孩子:~子。
(3)(名)年轻的人(多指青年男子):健~。
(4)(助)词尾:火~。
(5)(名)周朝国名;在今山东滕县东南。
(6)(名)姓。同“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