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递
【拼音】:mǎ dì
【注音】:ㄇㄚˇㄉ一ˋ
【结构】:马(独体结构)递(半包围结构)
【简体】:马递
【繁体】:馬遞
词语解释指古代官府文书由驿站派马递送。马递[mǎdì]⒈指古代官府文书由驿站派马递送。
引证解释⒈指古代官府文书由驿站派马递送。引宋沉括《梦溪笔谈·官政一》:“驛传旧有三等,曰步递、马递、急脚递。急脚递最遽,日行四百里,唯军兴则用之。”《宋史·郑侠传》:“侠知安石不可諫,悉绘所见为图,奏疏诣閤门,不纳。乃假称密急,发马递上之银臺司。”清林则徐《关防告示》:“各属解司银两,先将起解款目、银数、日期,由马递具禀。”
网络解释马递mǎdìㄇㄚˇㄉㄧˋ
综合释义指古代官府文书由驿站派马递送。宋沉括《梦溪笔谈·官政一》:“驛传旧有三等,曰步递、马递、急脚递。急脚递最遽,日行四百里,唯军兴则用之。”《宋史·郑侠传》:“侠知安石不可諫,悉绘所见为图,奏疏诣閤门,不纳。乃假称密急,发马递上之银臺司。”清林则徐《关防告示》:“各属解司银两,先将起解款目、银数、日期,由马递具禀。”旧时由驿站递送公文,称为「马递」。《宋史.卷三二一.郑侠传》:「侠知安石不可谏,悉绘所见为图,奏疏诣合门,不纳。乃假称密急,发马递上之银台司。」
网友释义mǎdìㄇㄚˇㄉㄧˋ马递(马递)指古代官府文书由驿站派马递送。宋沈括《梦溪笔谈·官政一》:“驿传旧有三等,曰步递、马递、急脚递。急脚递最遽,日行四百里,唯军兴则用之。”《宋史·郑侠传》:“侠知安石不可谏,悉绘所见为图,奏疏诣閤门,不纳。乃假称密急,发马递上之银台司。”清林则徐《关防告示》:“各属解司银两,先将起解款目、银数、日期,由马递具禀。”
汉语大词典指古代官府文书由驿站派马递送。宋沈括《梦溪笔谈·官政一》:“驿传旧有三等,曰步递、马递、急脚递。急脚递最遽,日行四百里,唯军兴则用之。”《宋史·郑侠传》:“侠知安石不可谏,悉绘所见为图,奏疏诣閤门,不纳。乃假称密急,发马递上之银台司。”清林则徐《关防告示》:“各属解司银两,先将起解款目、银数、日期,由马递具禀。”
国语辞典旧时由驿站递送公文,称为「马递」。马递[mǎdì]⒈旧时由驿站递送公文,称为「马递」。引《宋史·卷三二一·郑侠传》:「侠知安石不可谏,悉绘所见为图,奏疏诣合门,不纳。乃假称密急,发马递上之银台司。」
辞典修订版旧时由驿站递送公文,称为「马递」。《宋史.卷三二一.郑侠传》:「侠知安石不可谏,悉绘所见为图,奏疏诣合门,不纳。乃假称密急,发马递上之银台司。」
其他释义1.指古代官府文书由驿站派马递送。
1.马递公文,都加兵部火票,令沿途各驿站的接递如果要从外到达京城或者外部之间相互传递的,就要填写连排单。
读音:mǎ
[mǎ]
(1)(名)哺乳动物;颈部有鬃;四肢强健;善跑;是重要的力畜之一;皮可制革。
(2)(形)大:~蜂|~勺。
(3)(Mǎ)姓。
读音:dì
[dì]
(1)(动)传送;传递:~交。
(2)(动)顺序;一个比一个的:~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