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
【拼音】:bi zhe
【词性】:名词。
【结构】:笔(上下结构)者(半包围结构)
【简体】:笔者
【繁体】:筆者
【拼音】:bi zhe
词语解释笔者bǐzhě。(1)作者。多用于自称。笔者[bǐzhě]⒈作者。多用于自称。英theauthor(writer);
引证解释⒈文章或书的作者(多用于自称)。引杨匡满等《命运》:“就在一月十五日这一天,笔者之一正住在怀柔县水上俱乐部中国登山队的驻地采访。”《人民日报》1982.3.17:“以笔者迄今已掌握的资料判断,这恐怕就是中国人写的最早的一篇研究《浮士德》乃至歌德作品的论文了。”
网络解释笔者(汉语词语)笔者,指作者。多用于自称。其较多出现在学术论文、报告文学、评论性的新闻报道中。
网友释义笔者是汉语词汇,拼音是bizhe,意思是指作者。多用于自称。其较多出现在学术论文、报告文学、评论性的新闻报道中。
汉语大词典文章或书的作者(多用于自称)。杨匡满等《命运》:“就在一月十五日这一天,笔者之一正住在怀柔县水上俱乐部中国登山队的驻地采访。”《人民日报》1982.3.17:“以笔者迄今已掌握的资料判断,这恐怕就是中国人写的最早的一篇研究《浮士德》乃至歌德作品的论文了。”
国语辞典文章的作者。多用于自称,如:「笔者想陈述的观点,只是些不成熟的概念罢了。」笔者[bǐzhě]⒈文章的作者。多用于自称。例如:「笔者想陈述的观点,只是些不成熟的概念罢了。」
辞典简编版文章作者的自称。 【造句】笔者只想陈述个人的观点,并无他意。
法语auteur、écrivain
其他释义某一篇文章或某一本书的作者(多用于自称)。
1.笔者清晰记得那个交警脸色的可怕,司机告诉记者千万别下去,小心挨揍。
2.它反映了笔者对四座跑车的偏爱超过双座跑车,偏爱舒适性多于运动性,而且偏爱软顶车篷多于折叠式硬顶。
3.在好汉儿女小说发天成长的过程中,其鉴戒才子才子小说颇多,笔者从恋爱婚姻观、对忠孝节义的提倡、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对“才”的熟谙等方面,来参议才子才子小说对好汉儿女小说组成和成长产生的重大影响。
4.笔者介绍了该料位计的测量原理,探讨其在选型、安装及故障处理方面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5.彭细根先忧后喜,他在电话的一端高兴地告诉笔者“这下好了,总算可以安安心心地在这儿干活了。
6.笔者在长安细柳采访时,正碰上花卉养植大户给大棚里的马蹄莲茎部注色。
7.第三章笔者结合审判实践中股东知情权案件的情况,从涉讼主体、诉讼标的、案件成因及结案特点等方面分析了此类案件的诉讼特点。
8.我国的情况更是瞠乎其后,目前尚未有任何一所公共档案馆,引起笔者的重视,探讨公共档案馆的源起,并进而对档案馆的分类一并讨论。
9.笔者走进既时尚又简朴的喜之郎办公楼,只见工程技术人员一片废寝忘食,埋头伏案的场景。
10.正值我国公司法修改草案出台之际,笔者运用公司契约理论对公司法修改进行经济学分析。
读音:bǐ
[bi]
(1)(名)写字画图的用具
(2)(名)(写字、画画、作文的)笔法:伏~|败~。
(3)(动)用笔写出:代~。
(4)(名)笔画:“大”字有三~。
(5)量词。ɑ)用于款项或跟款项有关的:一~钱|三~账。b)用于书画艺术:一~钱|三~账。b)用于书画艺术
读音:zhě
[zhe]
(1)(助)用在形容词或动词后面;或带有形容词或动词的词组后面;表示有此属性或做此动作的人或事物:黄须~|卖柑~|符合标准~。
(2)(助)用在某某工作、某某主义后面;表示从事某项工作或信仰某个主义的人:文艺工作~|共产主义~。
(3)(助)〈书〉用在“二、三、数”等数词后面;指上文所说的几件事物:二~必居其一|两~缺一不可。
(4)(助)〈书〉用在词、词组、分句后面表示停顿:风~;空气流动而成。
(5)(助)用在句尾表示命令语气(多见于早期白话):路上小心在意~!
(6)(代)同“这”(多见于早期白话):~番|~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