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本流末
【拼音】:jiàng běn liú mò
【注音】:ㄐ一ㄤˋㄅㄣˇㄌ一ㄡˊㄇㄛˋ
【词性】:成语。
词语解释犹言舍本逐末。降本流末[jiàngběnliúmò]⒈犹言舍本逐末。
引证解释⒈犹言舍本逐末。引明何景明《<武功县志>序》:“人才则由实而虚,文教则由振而委,亡弗降本流末暌正趋弊者矣!”⒈犹言舍本逐末。引明何景明《<武功县志>序》:“人才则由实而虚,文教则由振而委,亡弗降本流末暌正趋弊者矣!”成语解释降本流末
综合释义犹言舍本逐末。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降本流末[jiàngběnliúmò]指做事舍弃根本的部分,却过多地追求细枝末节,形容轻重倒置。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序〉:「舍本逐末,贤哲所非。」也作「舍本事末」。
汉语大词典犹言舍本逐末。明何景明《〈武功县志〉序》:“人才则由实而虚,文教则由振而委,亡弗降本流末暌正趋弊者矣!”
出处明·何景明《序》:“人才则由实而虚,文教则由振而委,亡弗降本流末暌正趋弊者矣!”
其他释义犹言舍本逐末。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近义词 舍本逐末
1.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净,天地悉皆归。荀夜羽
2.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梦有白裙人,心系各种情。
3.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
4.其功理功法是以阴阳的造化,用清、浊、动、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的原理,以顺逆颠倒之法。
5.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
6.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净,天地悉皆归。荀夜羽
7.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www.chazidian.com查字典降本流末造句)
读音:jiàng,xiáng
[jiàng]
[ jiàng ]1. (动)下落,落下:下降。降旨。降临。降旗。空降。
2. (动)减低,贬抑:降低。降价。降职。降解(jiě)。降心相从(抵制自己心志以服从别人)。
3. (名)姓。
[ xiáng ]1. (动)投降,归顺:宁死不降。
2. (动)降服,使驯服。降龙伏虎。
读音:běn
[běn]
(1)(名)草木的茎或根
(2)(名)事物的根本、根源(跟‘末’相对):忘~|兵民是胜利之~。
(3)(名)(~儿)本钱;本金:下~儿|够~儿。
(4)(形)主要的;中心的:~部|~科。
(5)(名)本来;原来:~意|~想不去。
(6)(形)自己方面的:~厂|~校|~国。
(7)(形)现今的:~年|~月。
(8)(动)按照;根据:~着政策办事。
(9)(名)(~子、~儿)把成沓的纸装订在一起而成的东西:书~|户口~儿。
(10)(名)(~子、~儿)版本:刻~|抄~|稿~。
(11)(名)(~儿)演出的底本:话~|剧~。
(12)(名)封建时代指奏章:修~(拟奏章)。
(13)(名)(~儿)量词。ɑ)用于书籍簿册:五~书|两~儿帐。b)用于戏曲:头~《西游记》。c)用于一定长度的影片:五~书|两~儿帐。b)用于戏曲
读音:liú
[liú]
(1)(动)水流动。(动)液体移动;流动
(2)(动)水流动。(动)移动不定
(3)(动)水流动。(动)流传;传播
(4)(动)水流动。(动)向坏的方面转变
(5)(动)水流动。(动)旧时的刑罚;把犯人送到辽远地区去
(6)(动)水流动。(名)指江河的流水
(7)(动)水流动。(名)像水流的东西
(8)(动)水流动。(名)品类;等级
读音:mò
[mò]
(1)(名)东西的梢;尽头:年~。
(2)(形)不是根本的重要的事物:~节。
(3)(名)最后;终了;末尾:剧~|篇~。
(4)(名)(~子、~儿 )细碎的或成面儿的东西:茶~。
(5)(名)戏曲角色;扮演中年男子;京剧归入老生一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