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源学派
【拼音】:bǎi yuán xué pài
【注音】:ㄅㄞˇㄩㄢˊㄒㄩㄝˊㄆㄞˋ
【简体】:百源学派
【繁体】:百源學派
词语解释北宋邵雍学派。雍以皇极数证古今治乱﹐后言图书象数者多宗其说。世以雍居苏门山百源之上﹐故称'百源学派'。参阅清黄宗羲《宋元学案》卷九﹑卷十。
基础解释北宋邵雍学派。雍以皇极数证古今治乱﹐后言图书象数者多宗其说。世以雍居苏门山百源之上﹐故称/'百源学派/'。参阅清黄宗羲《宋元学案》卷九﹑卷十。
引证解释⒈北宋邵雍学派。雍以皇极数证古今治乱,后言图书象数者多宗其说。世以雍居苏门山百源之上,故称“百源学派”。参阅清黄宗羲《宋元学案》卷九、卷十。
网络解释百源学派百源学派是指北宋以邵雍为代表的学派。因雍人称百源先生,政名,主要人物另有邵雍弟邵睦及王预、牛师德、牛思纯等。结合道教的先天象数学与孟子“万物皆备于彗”的怠想,作“先天图”,用八卦来推测自然和人事的变化。以“太极”、“道”作为宇宙本原,来化生天地万物。指出:“天由道而生,地由道面成,人物由道而行。'(邵雍《观物内篇》)但又认为“身在天地后,心在天地前,大地自我出,其余何足言”(邵雍《击壤集加,从心中推衍出天地万物。雍子邵伯温亦承此说,提出“故圣人以夭地为一体,万物为一身”(《语录》)。此学派开启了理学中陆九渊“心学”一派。
汉语大词典北宋邵雍学派。雍以皇极数证古今治乱,后言图书象数者多宗其说。世以雍居苏门山百源之上,故称“百源学派”。参阅清黄宗羲《宋元学案》卷九、卷十。
国语辞典北宋邵雍学派。邵雍以皇极经世书闻名于世,宋以后言象数者,多以邵雍为宗师。门人有王豫、张㟭、吕希哲、吕希绩、吕希纯等。因邵雍居河南省辉县苏门山百源,故称为「百源学派」。
辞典修订版北宋邵雍学派。邵雍以皇极经世书闻名于世,宋以后言象数者,多以邵雍为宗师。门人有王豫、张?、吕希哲、吕希绩、吕希纯等。因邵雍居河南省辉县苏门山百源,故称为「百源学派」。
其他释义1.北宋邵雍学派。雍以皇极数证古今治乱﹐后言图书象数者多宗其说。世以雍居苏门山百源之上﹐故称'百源学派'。参阅清黄宗羲《宋元学案》卷九﹑卷十。
读音:bǎi
[bǎi]
(1)(名)数目十个十:二~个学生。
(2)(名)表示很多:~货|~花齐放|~科全书。
读音:yuán
[yuán]
(1)(名)水流起头的地方:河~|泉~|发~。
(2)(名)来源:货~|资~。
读音:xué
[xué]
(1)(动)学习:~书法。
(2)(动)模仿:鹦鹉~舌|~得很像。
(3)(名)学问:博~|才疏~浅|治~。
(4)(名)指学科:化~|数~|新~。
(5)(名)学校:小~|大~。
读音:pài
[pài]
1. 水的支流:九派(指长江支流之多)。
2. 一个系统的分支:派系。派别。派性。党派。
3. 作风,风度:正派。气派。派势。派头。
4. 分配,指定:派赴。派驻。派遣。委派。
5. 指摘:派不是。
6. 量词(①用于派别,如“两派的意见争论不休”;②用于景色、气象、语言等,前面用“一”字,如“一派胡言”、“好一派北国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