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词
【拼音】:chéng cí
【注音】:ㄔㄥˊㄘˊ
【结构】:呈(上下结构)词(左右结构)
【繁体】:呈詞
词语解释1.亦作'呈辞'。2.犹呈文。多指申告的文辞。
基础解释亦作/'呈辞/',见/'呈词/'。犹呈文。多指申告的文辞。
引证解释⒈亦作“呈辞”。犹呈文。多指申告的文辞。参见“呈文”。引《镜花缘》第三四回:“为今之计,惟有且写几张哀怜呈词,到各衙门递去。”方志敏《可爱的中国·狱中纪实》:“呈辞上说得生龙活现,不由你不核准。”
网络解释呈词呈词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chéngcí,犹呈文,多指申告的文辞。
网友释义呈词chéngcí1.亦作'呈辞'。2.犹呈文。多指申告的文辞。
汉语大词典亦作“呈辞”。犹呈文。多指申告的文辞。《镜花缘》第三四回:“为今之计,惟有且写几张哀怜呈词,到各衙门递去。”方志敏《可爱的中国·狱中纪实》:“呈辞上说得生龙活现,不由你不核准。”参见“呈文”。
1.外结徒犯陈玉田,代张鸣玉书写呈词,诬控孙用遂违例取息。
2.不意王氏同夫夜睡,私约奸夫,将亲夫仇瑶谋害,受毙致命之处,难入呈词。(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
3.不意王氏同夫夜睡,私约奸夫,将亲夫仇瑶谋害,受毙致命之处,难入呈词。[https://www。chazidian。com/zj-67086/查字典呈词造句]
读音:chéng
[chéng]
(1)(动)具有(某种形式);呈现(某种颜色):果实~圆形。
(2)(动)恭敬地送上去:谨~|~递。
(3)(名)(~儿)呈文;旧时公文的一种;下对上用。
读音:cí
[cí]
(1)(名)语言中最小的有意义的能自由运用的单位:~语。
(2)(名)说话或诗歌、戏剧、文章中的语句:歌~。
(3)(名)一种长短句押韵的诗体;由五、七言诗和民歌发展而成。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