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时
【拼音】:yín shí
【注音】:一ㄣˊㄕˊ
【词性】:名词。
【结构】:寅(上下结构)时(左右结构)
【简体】:寅时
【繁体】:寅時
词语解释寅时yínshí。(1)旧式计时法的一个时刻,凌晨三点到五点。寅时[yínshí]⒈旧式计时法的一个时刻,凌晨三点到五点。英periodofthedayfrom3-5a.m.;
基础解释旧式计时法的一个时刻,凌晨三点到五点。
引证解释⒈旧时计时法指凌晨三点钟到五点钟。引曹禺《北京人》第三幕:“大奶奶,杜家管事说寅时都要过啦。现在非要抬棺材不可了。”
网络解释寅时寅时是中国古代十二时辰计时法之一,指凌晨三点到五点。
综合释义中国古代十二时辰计时法之一,指凌晨三点到五点。曹禺《北京人》第三幕:“大奶奶,杜家管事说寅时都要过啦。现在非要抬棺材不可了。”
网友释义寅时指凌晨三点钟到五点钟。十二时辰是古人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十二时表时独特、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天文历法的一大杰出贡献,也是我国灿烂的文化瑰宝之一。
汉语大词典旧时计时法指凌晨三点钟到五点钟。曹禺《北京人》第三幕:“大奶奶,杜家管事说寅时都要过啦。现在非要抬棺材不可了。”
国语辞典旧式计时法指凌晨三点到五点。寅时[yínshí]⒈旧式计时法指凌晨三点到五点。
辞典修订版老式计时法指凌晨三点到五点。
其他释义1.旧时计时法指凌晨三点钟到五点钟。
1.第二天,三月初三寅时,文武大臣和贡生们齐聚午朝门,等候早朝。
2.、子时或寅时,身心欢乐,万念俱寂,采用站、坐或卧式练功。
3.由于是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他爹给他起了这个很高大上的名字,希望这娃儿以后能出人头地,光宗耀祖。
4.而龙腾之时,必是那玉米开花之时,也就是亥时至寅时这四个时辰。
5.坤造道光戊戌年六月二十九日寅时生诞。
6.唐伯虎,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曰寅时出世。
7.癸卯寅时,太庙屋坏,移神主于太极殿,上素服避正殿,辍朝五日,日躬亲祭享。
8.根据仵作的检验,两名死者毙命的时间为寅时左右,而张中举是在卯时左右,被发现从死者家中离开,两者相差约一个时辰,所以张中举有重大作案嫌疑。
9.宝寅时年十六,徒步憔悴,见者以为掠卖生口。
10.只不过此子寅时见卯,命犯桃花!呵呵,可拜上将军者,美人绕膝,无他枭雄也!沈万邦摇头一笑,不置可否。
读音:yín
[yín]
(名)地支的第三位。参看〔干支〕。
读音:shí
[shí]
1.时间(对空间而言):~空观念。
2.时代;时候:古~。唐~。战~。
3.时间单位。旧指时辰,现指小时,即一日(一个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
4.指规定的时间:按~上班。过~作废。
5.季节:四~如春。
6.现在的;当时的:~事。~兴。
7.时俗;时尚:入~。
8.副词。时常:~~。~有错误。
9.有时候:~阴~晴。
10.时机:不误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