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琉璃
【拼音】:huáng liú lí
【注音】:ㄏㄨㄤˊㄌ一ㄡˊㄌ一ˊ
【结构】:黄(上中下结构)琉(左右结构)璃(左右结构)
【繁体】:黃琉璃
词语解释竹席的别称。因色黄而有光泽,故称。黄琉璃[huángliúlí]⒈竹席的别称。因色黄而有光泽,故称。
引证解释⒈竹席的别称。因色黄而有光泽,故称。引唐韩愈《郑群赠簟》诗:“携来当昼不得卧,一府传看黄琉璃。”宋苏轼《寄蕲簟与蒲传正》诗:“皇天何时反炎燠,愧此八尺黄琉璃。”
网络解释黄琉璃黄琉璃是一个词语,huángliúli,竹席的别称。
综合释义竹席的别称。因色黄而有光泽,故称。唐韩愈《郑群赠簟》诗:“携来当昼不得卧,一府传看黄琉璃。”宋苏轼《寄蕲簟与蒲传正》诗:“皇天何时反炎燠,愧此八尺黄琉璃。”黄琉璃[huángliúlí]
汉语大词典竹席的别称。因色黄而有光泽,故称。唐韩愈《郑群赠簟》诗:“携来当昼不得卧,一府传看黄琉璃。”宋苏轼《寄蕲簟与蒲传正》诗:“皇天何时反炎燠,愧此八尺黄琉璃。”
其他释义1.竹席的别称。因色黄而有光泽,故称。
1.上名“乾元阁”,圆攒尖屋顶,覆以蓝琉璃瓦,象征天;下为“坤贞宇”,方形,覆以黄琉璃瓦,象征地。
2.他领着姑娘走进了高庙子小镇,径直朝那座黄琉璃瓦顶的庙宇走去。
3.尹凡进入殿内眼前一亮,殿内为梵文天花和降龙藻井前后出廊硬山式,殿顶铺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正脊饰五彩琉璃龙纹及火焰珠。
4.进入,穿过白玉石围栏高台甬道,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的乾清宫巍峨矗立。
5.乾元阁分上下两层,上层为圆攒尖屋顶覆以蓝琉璃瓦,象征天;下层为“坤贞宇”,方形,覆以黄琉璃瓦,象征地。
6.当年的地安门上铺黄琉璃瓦,下面红色墙身,面阔七间,中间开三个方形门洞,寓意天圆地方。
7.黄琉璃瓦的瓦面和底面都由钉子来固定,为了美观和防止钉子生锈,还要在钉子上戴上黄色“钉帽”。
8.山顶上的名曰万春亭;三重檐黄琉璃瓦四角攒尖;亭东、西两峰有重檐绿琉璃瓦八角攒尖顶的亭各一座,东亭称周赏,西亭名富览。
9.单檐歇山顶,四出廊,前置重檐抱厦,黄琉璃瓦盖顶。
10.最后一进建筑为乾元阁,上层为圆攒尖屋顶,覆以蓝琉璃瓦,象征天;下为“坤贞宇”,方形,覆以黄琉璃瓦,象征地。
读音:huáng
[huáng]
(1)(形)像丝瓜花或向日葵花的颜色:~布|~花|~色|发~。
(2)(名)指黄河:~泛区|治~|~灾。
(3)(Huánɡ)姓。
(4)(动)〈口〉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买卖~了|对象~了|生意~了。
读音:liú
[liú]
1. 〔琉璃〕一种用铝和钠的硅酸化合物烧制的釉料,多为绿色或金黄色,用于烧制砖瓦、缸、盆以及一些工艺品(“璃”读轻声)。
读音:lí
[lí]
见〔玻璃〕(bō lí)、〔琉璃〕(liú l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