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天
【拼音】:gāo tiān
【注音】:ㄍㄠㄊ一ㄢ
【结构】:高(上中下结构)天(独体结构)
词语解释上天,上苍。高空。高朗的天空。高天[gāotiān]⒈上天,上苍。⒉高空。⒊高朗的天空。
引证解释⒈上天,上苍。引《韩非子·说疑》:“杀身以安主,以其主为高天泰山之尊,而以其身为壑谷鬴洧之卑。”唐杜甫《题郪原郭三十二明府茅屋壁》诗:“频惊适小国,一拟问高天。”⒉高空。引唐李白《大猎赋》:“状若乎高天雨兽,上坠於大荒。”毛泽东《冬云》诗:“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⒊高朗的天空。引隋薛道衡《夏晚》诗:“高天澄远色,秋气入蝉声。”唐杜甫《送韦讽上阆州录事参军》诗:“挥泪临大江,高天意悽惻。”仇兆鳌注:“高天,指秋时。《楚辞》:天高而气清。”
网络解释高天(中国内地影视男演员)高天,1980年5月17日出生于北京市,中国内地影视男演员,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
综合释义上天,上苍。《韩非子·说疑》:“杀身以安主,以其主为高天泰山之尊,而以其身为壑谷鬴洧之卑。”唐杜甫《题郪原郭三十二明府茅屋壁》诗:“频惊适小国,一拟问高天。”高空。唐李白《大猎赋》:“状若乎高天雨兽,上坠於大荒。”毛泽东《冬云》诗:“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高朗的天空。隋薛道衡《夏晚》诗:“高天澄远色,秋气入蝉声。”唐杜甫《送韦讽上阆州录事参军》诗:“挥泪临大江,高天意悽惻。”仇兆鳌注:“高天,指秋时。《楚辞》:天高而气清。”
汉语大词典(1).上天,上苍。《韩非子·说疑》:“杀身以安主,以其主为高天泰山之尊,而以其身为壑谷釜洧之卑。”唐杜甫《题郪原郭三十二明府茅屋壁》诗:“频惊适小国,一拟问高天。”(2).高空。唐李白《大猎赋》:“状若乎高天雨兽,上坠于大荒。”毛泽东《冬云》诗:“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3).高朗的天空。隋薛道衡《夏晚》诗:“高天澄远色,秋气入蝉声。”唐杜甫《送韦讽上阆州录事参军》诗:“挥泪临大江,高天意悽恻。”仇兆鳌注:“高天,指秋时。《楚辞》:天高而气清。”
其他释义1.上天,上苍。2.高空。3.高朗的天空。
近义词 高空
1.还有,更让人心思飞驰的是,海岸线尽头一道道喷薄而出的太阳的光线,张力无限地冲向一碧如洗的高天。
2.暑假气温高,天热真难熬,电风扇下读书报,热了冲个凉水澡,背诵英语要起早,温习功课开空调,渴了西瓜吃个饱,关心时事看电脑,暑假轻松学习好,开学考试成绩高!
3.天台部的族公据说是这些部落中修为最强的,修为极高,天台部也是天才倍出的,每一次的盛事大比,都是独占鳌头的。
4.可是后人篡改了孔圣人的教义,提倡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天地君亲师这些骗人愚民的鬼话,书越读越蠢,蠢到最后只剩下八股文了。
5.刘库仁分招抚离散,恩信甚著,奉事拓跋珪恩勤周备,不以废兴易意,常谓诸子曰此儿有高天下之志,必能恢隆祖业,汝曹当谨遇之。
6.西楚霸王项羽,成就了一番伟业后,就沾沾自喜。自认为功高天下。不听亚父的劝告,三次放过杀刘邦的机会,最后落得自刎乌江的悲剧。
7.三百篇变而为骚,骚变为汉魏古诗,根柢性情,笼挫万态,高天深渊,穷工极变,而不能出于太史公之两言。
8.籍属湖北宜昌的顾嘉蘅到南阳就任知府,他写了一副对联———“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
9.结果表明,无机酸处理和高温焙烧均可大大提高天然沸石的吸附能力,其中后者的效果更佳。
10.你已经升上高天,掳掠仇敌,你在人间,就是在悖逆的人间,受了供献,叫耶和华神可以与他们同住。
读音:gāo
[gāo]
(1)(形)从下向上距离大;离地面远(跟‘低’相对)
(2)(形)高度:那棵树有两丈~|书桌长四尺;宽三尺;~二尺五。
(3)(形)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速度|体温~|见解比别人~。
(4)(形)等级在上的:~等|~级。
(5)(形)敬辞;称别人的事物:~见。
(6)(形)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锰酸钾(KMnO4)。
(7)(形)(Gāo)姓。
读音:tiān
[tiān]
(1)(名)头顶。
(2)(名)天空:~边。
(3)(名)顶部的;凌空架设的:~窗。
(4)(名)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
(5)(名)一天的某一段时间:天不早啦。
(6)(名)季节:春~|三伏~。
(7)(名)天气:阴~。
(8)(名)天然的;天生的:~资|~才。
(9)(名)自然界:~灾。迷信的人指自然界的主宰者;造物者:~意。迷信的人指神佛仙人所住的地方:~堂|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