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利害
【拼音】:bù zhī lì hài
【注音】:ㄅㄨˋㄓㄌ一ˋㄏㄞˋ
【词性】:成语。
【简体】:不知利害
【繁体】:不知利害
词语解释《庄子•齐物论》:“啮缺曰:‘子不知利害,则至人固不知利害乎?’”谓不知何者为利,何者为害。今语“不知利害”出此。不知利害[bùzhīlìhài]⒈《庄子·齐物论》:“啮缺曰:‘子不知利害,则至人固不知利害乎?’”谓不知何者为利,何者为害。今语“不知利害”出此。
基础解释谓不知何者为利,何者为害。今语“不知利害”出此。
引证解释⒈谓不知何者为利,何者为害。今语“不知利害”出此。谓不知何者为利,何者为害。今语“不知利害”出此。引《庄子·齐物论》:“啮缺曰:‘子不知利害,则至人固不知利害乎?’”
综合释义不知什么为利,什么为害。不知利害[bùzhīlìhài]不知好歹、轻重的意思。《老残游记.第六回》:「那张二秃子也是个不知利害的人,听得高兴,尽往下问。」《庄子•齐物论》:“啮缺曰:‘子不知利害,则至人固不知利害乎?’”
汉语大词典《庄子·齐物论》:“啮缺曰:‘子不知利害,则至人固不知利害乎?’”谓不知何者为利,何者为害。今语“不知利害”出此。
国语辞典不知好歹、轻重的意思。不知利害[bùzhīlìhài]⒈不知好歹、轻重的意思。引《老残游记·第六回》:「那张二秃子也是个不知利害的人,听得高兴,尽往下问。」英语see不知好歹[bu4zhi1hao3dai3]成语解释不知利害
辞典修订版不知好歹、轻重的意思。《老残游记.第六回》:「那张二秃子也是个不知利害的人,听得高兴,尽往下问。」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不知好歹?轻重的意思。老残游记˙第六回:那张二秃子也是个不知利害的人,听得高兴,尽往下问。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齐物论》:“子不知利害,则至人固不知利害乎?”
其他释义不知什么为利,什么为害。
1.一个人妨碍别人,不一定是因为本性坏,往往是因为头脑不清,不知利害轻重。所以你在这些方面没有认清一个人的时候,切忌随口吐露心腹。一则太不考虑和你说话的对象,二则太不考虑事情所牵涉的另外一个人。
2.如果你不知利害,不育走,必要来和我们厮缠,那末你的头颅的未来命运,就可以把你床上的抗作一个先树。
3.南赵国的十几个年轻人顿时老实了下来,没有一人胆敢吭声;罗冲也是一把捞住悍娘的胳膊,以免她不知利害,冲撞了这位考核官。
4.黄龙不知利害,岂肯善罢甘休,又从另一边扑上。
5.如果说虽然精进能成佛道,但在这过程中必须修持施舍手脚肢体等苦行,所以我很害怕。这是由于愚昧不知利害轻重,愚者自生无端的困惑与恐惧而已。
6.一个人妨碍别人,不一定是因为本性坏,往往是因为头脑不清,不知利害轻重。所以你在这些方面没有认清一个人的时候,切忌随口吐露心腹。一则太不考虑和你说话的对象,二则太不考虑事情所牵涉的另外一个人。傅雷
7.您不知利害,那至人也不知利害吗?
8.几人不知利害,一心贪功,悄悄又转了回来。
9.不会,它不是那种不知利害的无知女流。
10.你现在去接触一下,如果对方不知利害,那我们就欧阳石虎合作。
读音:bù
[bù]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读音:zhī,zhì
[zhī]
[ zhī ]1. 晓得,明了:知道。知名(著名)。知觉(有感觉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温故知新。知难而进。知情达理。
2. 使知道:通知。知照。
3. 学识,学问:知识,求知。无知。
4. 主管:知县(旧时的县长)。知府。知州。知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
5. 彼此了解:相知。知音。知近。
6. 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知(老朋友)。
[ zhì ]1. 古同“智”,智慧。
读音:lì
[lì]
(1)(形)锋利;锐利。
(2)(形)顺利;便利:不~|成败~纯。
(3)(名)利益:有~有弊。
(4)(名)利润或利息:暴~|本~两清。
(5)(动)使有利:毫不~己;专门~人。
(6)(Lì)姓。
读音:hài
[hài]
1. 有损的,与“益”相对:害虫。害鸟。
2. 引起灾难的人或事物,坏处:害处。祸害。灾害。为民除害。
3. 使受损伤:害人。损害。伤害。危害。
4. 发生疾病:害眼。
5. 心理上发生不安定情绪:害羞。害怕。
6. 杀死:杀害。遇害。
7. 妒忌:“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