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疾眼快
【拼音】:shǒu jí yǎn kuài
【注音】:ㄕㄡˇㄐ一ˊ一ㄢˇㄎㄨㄞˋ
【词性】:形容词、成语。
词语解释手疾眼快shǒují-yǎnkuài。(1)形容做事机警、反应快。也说“眼疾手快”。手疾眼快[shǒujíyǎnkuài]⒈形容做事机警、反应快。也说“眼疾手快”英quickofeyeanddeftofhand;
基础解释疾、快:迅速。形容做事机警、敏捷。也作“手急眼快”。
引证解释⒈谓动作敏捷。引老舍《四世同堂》二十:“他非常的后悔,没能送殡送到地土;多一个人,说不定也许能手疾眼快的救了钱太太。”魏巍《东方》第一部第四章:“大乱手疾眼快,把钢笔抢到手里,拔开笔帽,在指甲盖上画起来了。”⒈谓动作敏捷。引老舍《四世同堂》二十:“他非常的后悔,没能送殡送到地土;多一个人,说不定也许能手疾眼快的救了钱太太。”魏巍《东方》第一部第四章:“大乱手疾眼快,把钢笔抢到手里,拔开笔帽,在指甲盖上画起来了。”成语解释手疾眼快
网友释义手疾眼快(shǒujíyǎnkuài):动作迅速,眼光敏捷。形容机灵敏捷。出自明·吴承恩《西游记》。
汉语大词典谓动作敏捷。老舍《四世同堂》二十:“他非常的后悔,没能送殡送到地土;多一个人,说不定也许能手疾眼快的救了钱太太。”魏巍《东方》第一部第四章:“大乱手疾眼快,把钢笔抢到手里,拔开笔帽,在指甲盖上画起来了。”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原来悟空手疾眼快;正在那混乱之时……赶至哪吒脑后;着左膊上一棒打来。”
法语vivacité ( de geste ou d'esprit )、avec l'œil prompt et la main exercée
其他释义疾:迅速。动作迅速,眼光敏捷。形容机灵敏捷。
1.话音刚落,伊兰迪手疾眼快的一把抓过格莱奥。
2.忍足手疾眼快,一把抓住扬儿,说小夕啊,来,咱一起。
3.杨志鹏手疾眼快,一把抓住他手腕,他没有落下去,下面空空荡荡的,不知道有多深,一个人悬掉在一个地坑之中。
4.徐林递过来两只金黄色的烤鸡,凌天手疾眼快的一把抓过来。
5.叶平看到这一幕险些发作,不过赵瑜手疾眼快,一把抓住叶平。
6.大牛砰地一巴掌拍到桌上,把筷子筒震飞了老高,幸好小宇手疾眼快一把捞住,这才没掉落到地上。
7.老人手疾眼快,拼命往后倒走,那辆面包车才刹住,司机吓得面色煞白。
8.手疾眼快的丁雪佳快速的解开安全带,脚跨过去踩住了刹车,同时拼命打方向盘打向另一边,这才与黑色面包车擦身而过。
9.四五十人同时吼出一嗓子,还真的很有气势,竟然把驾辕的马吓得一惊,好在巴图尔楞手疾眼快,把缰绳死死的拽在了手里,这匹马才没有撒开蹄子狂奔。
10.吴华手疾眼快,从假李义手上夺过匕首,然后扑上前去,匕首顿时没入假李义的胸膛,假李义摇摇晃晃走了几步,便倒在地上。
读音:shǒu
[shǒu]
(1)(名)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
(2)(动)拿着:人~一册。
(3)(形)小巧而便于拿的:~册|~折。
(4)(形)亲手:~抄。
(5)(~儿)量词;用于技能、本领:他真有两~。
(6)(名)擅长某种技能的人或做某种事的人:选~|能~。
读音:jí
[jí]
(1)(名)疾病:积劳成~。
(2)(名)痛苦:~苦。
(3)(动)痛恨:~恶如仇。
(4)(形)急速;猛烈:~风|~驰|~走|大声~呼。
读音:yǎn
[yǎn]
(1)(名)人或动物的视觉器官。通称眼睛。
(2)(名)(~儿)小洞;窟窿:泉~|炮~|拿针扎一个~儿。
(3)(名)(~儿)指事物的关键所在:节骨~儿。
(4)(名)围棋用语;成片的白子或者黑子中间的空儿;在这个空儿中对手不能下成活棋。
(5)(名)戏曲中的拍子:一板一~。
(6)(量)用于井;窑洞:一~井|一~旧窑洞。
读音:kuài
[kuài]
(1)(形)速度高;费的时间短。
(2)(形)赶快;从速:~来帮忙|大个~上。
(3)(形)快要;将要:天~亮了|他~四十岁了。
(4)(形)灵敏:脑子~|眼疾手~。
(5)(形)锋利(跟‘钝’相对):菜刀磨~了。
(6)(形)爽快;痛快;直截了当:~人~语。
(7)(形)愉快;高兴:~快|拍手称~|大~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