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曲周郎
【拼音】:gù qǔ zhōu láng
【注音】:ㄍㄨˋㄑㄨˇㄓㄡㄌㄤˊ
【词性】:成语。
【简体】:顾曲周郎
【繁体】:顧曲周郎
词语解释指三国·吴·周瑜。借指通晓或爱好音乐、戏曲的人。顾曲周郎[gùqǔzhōuláng]⒈指三国·吴·周瑜。借指通晓或爱好音乐、戏曲的人。
基础解释周郎:指三国时吴国的周瑜。指精通或爱好音乐戏曲的人。
引证解释⒈指三国吴周瑜。清陈维崧《西江月·咏史》词:“姊嫁猘儿孙策,妹归顾曲周郎。引雀臺高处瞰三吴,羡尔清歌妙舞。”⒉借指通晓或爱好音乐、戏曲的人。参见“顾曲”。引洪深《歌女红牡丹·电影故事》:“坤角花衫红牡丹,出演于哈尔滨民庆茶园,玉貌珠喉,色艺双绝,顾曲周郎,为之色授魂与者,大有人在。”⒊指三国吴周瑜。清陈维崧《西江月·咏史》词:“姊嫁猘儿孙策,妹归顾曲周郎。引雀臺高处瞰三吴,羡尔清歌妙舞。”⒋借指通晓或爱好音乐、戏曲的人。参见“顾曲”。引洪深《歌女红牡丹·电影故事》:“坤角花衫红牡丹,出演于哈尔滨民庆茶园,玉貌珠喉,色艺双绝,顾曲周郎,为之色授魂与者,大有人在。”
汉语大词典(1).指三国吴周瑜。清陈维嵩《西江月·咏史》词:“姊嫁猘儿孙策,妹归顾曲周郎。雀台高处瞰三吴,羡尔清歌妙舞。”(2).借指通晓或爱好音乐、戏曲的人。洪深《歌女红牡丹·电影故事》:“坤角花衫红牡丹,出演于哈尔滨民庆茶园,玉貌珠喉,色艺双绝,顾曲周郎,为之色授魂与者,大有人在。”参见“顾曲”。(3).指三国吴周瑜。清陈维嵩《西江月·咏史》词:“姊嫁猘儿孙策,妹归顾曲周郎。雀台高处瞰三吴,羡尔清歌妙舞。”(4).借指通晓或爱好音乐、戏曲的人。洪深《歌女红牡丹·电影故事》:“坤角花衫红牡丹,出演于哈尔滨民庆茶园,玉貌珠喉,色艺双绝,顾曲周郎,为之色授魂与者,大有人在。”参见“顾曲”。1.指三国吴周瑜。2.借指通晓或爱好音乐、戏曲的人。
国语辞典三国时代周瑜精通音律,就算是在喝了酒的情况之下,也能精确的指出曲律上错误的故事。典出《三国志.卷五四.吴书.周瑜传》。后多用以比喻知音。顾曲周郎[gùqǔzhōuláng]⒈三国时代周瑜精通音律,就算是在喝了酒的情况之下,也能精确的指出曲律上错误的故事。典出《三国志·卷五四·吴书·周瑜传》。后多用以比喻知音。引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三出》:「你有这柄桃花扇,少不得个顾曲周郎;难道青春守寡,竟做个入月嫦娥不成?」成语解释顾曲周郎
辞典修订版三国时代周瑜精通音律,就算是在喝了酒的情况之下,也能精确的指出曲律上错误的故事。典出《三国志.卷五四.吴书.周瑜传》。后多用以比喻知音。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三出》:「你有这柄桃花扇,少不得个顾曲周郎;难道青春守寡,竟做个入月嫦娥不成?」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三国时代周瑜精通音律,就算是在喝了酒的情况之下,也能精确的指出曲律上错误的故事。典出三国志˙卷五十四˙吴书˙周瑜传。后多用以比喻知音。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十三出:你有这柄桃花扇,少不得个顾曲周郎;难道青春守寡,竟做个入月嫦娥不成?
典故东汉末年,吴中有一位名将叫周瑜,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舒城)人。他出身士族,少与孙策友善,后归孙策,为建威中郎将,助策在江东创立了孙吴政权。孙策死后,周瑜与张昭同辅孙权,任前部大都督。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率军南下。周瑜和鲁肃坚决主战,并亲率吴军大破曹兵于赤壁。两年后周瑜病死,终年35岁。周瑜不但有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而且精于音乐,有很高的音乐欣赏能力。据载:周瑜听人演奏的时候,即使多喝了几杯酒,有几分醉意了,也能听出那怕是很细微的差错。每当发现了错误,他就拿眼睛看一下演奏者,示意他演奏错了。因此,当时有句歌谣说:‘曲有误,周郎顾。”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有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其他释义原指周瑜业于音乐。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
1.他对音乐的喜爱达到了痴狂的程度,因此朋友们都以“顾曲周郎”称之。
2.他说他对音乐一窍不通,可是钢琴却弹得这么好。
3.‘顾曲周郎’信笔写就的词尽皆合乎格律,语义华美,实是一代词坛正统。
4.绝似小乔初嫁与,顾曲周郎佳婿。
5.顾曲周郎今已矣,满江南、谁是知音客?发问的人大概忘了,冥府有孙郎。
6.他对音乐的喜爱达到了痴狂的程度,朋友都以“顾曲周郎”称之。
7.大家不要以为自己多技术高超,是在对牛弹琴,其实顾曲周郎者大有人在,只不过你没有发现而已。
8.顾曲周郎,得闻姑娘妙音,诚为有幸。
9.你之前报出了自己的名号也就罢了,顾曲周郎嘛,怎么听起来也算风雅之士。
10.顾曲周郎(吴国都督周瑜):指精通音乐戏曲的人18、巢毁卵破(孔融的两个儿子):比喻国家或集体遭到不幸,其人民或成员当然不能幸免。
读音:gù
[gù]
(1)(动)转过头看;看:环~|相~一笑。
(2)(动)注意;照管:兼~|奋不~身。
(3)(动)拜访:三~茅庐。
(4)(动)商店或服务行业指前来购买东西或要求服务的:~客|主~。
(5)(动)(Gù)姓。
(6)(连)〈书〉但是。
(7)(连)〈书〉反而。
读音:qū,qǔ
[qǔ]
[ qū ]1. 弯转,与“直”相对:弯曲。曲折(zhé)。曲笔(①古代史官不按事实、有意掩盖真相的记载;②写文章时故意离题而不直书其事的笔法)。曲肱而枕。曲尽其妙。
2. 不公正,不合理:曲说。曲解(jiě)。委曲求全。
3. 弯曲的地方:河曲。
4. 偏僻的地方:乡曲。
5. 酿酒或制酱时引起发醇的东西:酒曲。曲霉。
6. 姓。
[ qǔ ]1. 能唱的文词,一种艺术形式:曲艺。曲话。
2. 歌的乐调:曲调(diào)。曲谱。异曲同工。曲高和(hè)寡。
读音:zhōu
[zhōu]
(1)(名)圈子:绕场一~。
(2)(名)周围:四~|圆~。
(3)(动)绕一圈:~而复始。
(4)(形)普遍;全:~身|~知。
(5)(形)完备;周到:~密|~详。
(6)(名)星期:~报|~刊|~末。
(7)(名)即周波;交流电的变化或电磁波的振荡从一点开始完成一个过程再到这一点;叫一个周波。
(8)(动)接济:~济。
(9)(名)朝代;约公元前11世纪起到公元前256;姬发所建。参见“西周”;“东周”。
(10)(名)北周。
(11)(名)后周。
(12)(名)姓。
读音:láng,làng
[láng]
[ láng ]1. 对年轻男子的称呼:大郎。郎才女貌。
2. 对某种人的称呼:货郎。女郎。
3. 旧时妻称夫或情人:郎君。
4. 封建时代的官名:郎中(a.古官名;b.中医医生)。侍郎。员外郎。
5. 姓。
[ làng ]1. 〔屎壳郎〕“蜣螂”的俗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