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骨
【拼音】:qiū gǔ
【注音】:ㄑ一ㄡㄍㄨˇ
【结构】:秋(左右结构)骨(上下结构)
词语解释遒劲的身骨。秋骨[qiūgǔ]⒈遒劲的身骨。
引证解释⒈遒劲的身骨。引唐杜甫《画鹘行》:“高堂见生鶻,颯爽动秋骨。”唐李绅《赠毛仙翁》诗:“今朝稽首拜仙兄,愿赠丹砂化秋骨。”
网络解释秋骨秋骨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qiūgǔ,是指遒劲的身骨。
综合释义遒劲的身骨。唐杜甫《画鹘行》:“高堂见生鶻,颯爽动秋骨。”唐李绅《赠毛仙翁》诗:“今朝稽首拜仙兄,愿赠丹砂化秋骨。”
汉语大词典遒劲的身骨。唐杜甫《画鹘行》:“高堂见生鹘,飒爽动秋骨。”唐李绅《赠毛仙翁》诗:“今朝稽首拜仙兄,愿赠丹砂化秋骨。”
其他释义1.遒劲的身骨。
读音:qiū
[qiū]
(1)(名)秋季:深~|~风|~雨。
(2)(名)庄稼成熟或成熟时节:麦~|大~。
(3)(名)指一年的时间:一日不见;如隔三~。
(4)(名)指某个时期(多指不好的):多事之~|危急存亡之~。
(5)(名)姓。
读音:gǔ,gū
[gǔ]
[ gǔ ]1. 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gàn)。
2. 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骨。扇骨。
3. 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骨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
4. 指人的品质、气概:侠骨。骨气。
[ gū ]1. 〔骨朵儿(duor )〕尚未开放的花朵。
2. 〔骨碌〕滚动(“碌”读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