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耸詟栗
【拼音】:kǒng sǒng
【繁体】:恐聳讋慄
词语解释害怕得发抖。恐耸詟栗[kǒngsǒngzhélì]⒈害怕得发抖。
引证解释⒈害怕得发抖。引唐谷神子《博异志补编·吕乡筠》:“抽笛吹三声,湖上风动,波涛沆瀁,鱼鱉跳喷,乡筠及童僕恐耸讋慄。”
汉语大词典害怕得发抖。唐谷神子《博异志补编·吕乡筠》:“抽笛吹三声,湖上风动,波涛沆瀁,鱼鳖跳喷,乡筠及童仆恐耸詟慄。”
其他释义1.害怕得发抖。
读音:kǒng
[kǒng]
(1)(动)害怕;畏惧:惶~|惊~|有恃无~。
(2)(动)使害怕:~吓。
(3)(动)恐怕:~另有原因。
读音:sǒng
[sǒng]
(1)(形)耸立:高~|~入云霄。
(2)(动)引起注意;使人吃惊:危言~听。
读音:zhé
[]
惧怕:~服(慑服)。~惧(恐惧)。
读音:lì
[]
1.栗子树,落叶乔木,叶子长圆形,花黄白色。果实为坚果,包在多刺的壳斗内,成熟时壳斗裂开而散出。果实可以吃。种类很多,通常指板栗。
2.这种植物的果实。
3.(Lì)姓。
4.发抖;哆嗦:战~。不寒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