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教
【拼音】:yáng jiào
【注音】:一ㄤˊㄐ一ㄠˋ
【结构】:洋(左右结构)教(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指近代从西方传入我国的基督教。洋教[yángjiào]⒈指近代从西方传入我国的基督教。
引证解释⒈指近代从西方传入我国的基督教。引清丘逢甲《汕头海关歌寄伯瑶》:“商夸洋籍民洋教,时事年来多怪异。”吴组缃《山洪》二五:“你舅舅不是叫你下半年进那个芜湖搬来的吃洋教的学堂么?”
网络解释洋教洋教,是一个历史名词,在清朝时期指从外国所传来的宗教信仰,通常指基督宗教。义和团运动所主要针对的即是基督宗教的宗教人士。需要注意的是,实际上佛教、伊斯兰教也均是由外国传入中国,但通常并不以洋教相称。基督教人士对“洋教”一称通常不悦,因为这是基督教与中国文化未曾融合的表现
汉语大词典指近代从西方传入我国的基督教。清丘逢甲《汕头海关歌寄伯瑶》:“商夸洋籍民洋教,时事年来多怪异。”吴组缃《山洪》二五:“你舅舅不是叫你下半年进那个芜湖搬来的吃洋教的学堂么?”
其他释义1.指近代从西方传入我国的基督教。
1.但到后来就产生了洋八股、洋教条。
2.鉴于此,笔者建议相关教育部门应该给洋教师过过筛子,把合格的外教留下,把滥竽充数的用制度和监管挡在学校大门之外。
3.信洋教,说洋话,有事情可以一直地找宛平县的县太爷去,要不怎么连官面上都不惹他呢!
4.而身受多重压迫的农民,满腔仇恨找到了一个出口,他们把仇恨的目标对准了洋教,进而指向洋。
5.莎娅的发明者东京理科大学小林洋教授正在演示其机器人产品。
6.在近代中国人民轰轰烈烈的反洋教运动中,晚清大吏张之洞有自己独特的思想与实践。
7.而当时的中国首位“洋教鞭”施拉普纳从一根头发可以卖60万元,一下子跌进了“阴曹地府”。
8.名帅米罗西:包头青少年足球的洋教头。
9.父亲是最广阔的海洋,教会我宽容;父亲是最伟岸的高山,鼓励我坚强;父亲是最温暖的霞光,带给我希望。(https://www。chazidian。com/zj-244593/造句网)
读音:yáng
[yáng]
(1)(形)盛大;丰富:~溢。
(2)(名)地球表面上被水覆盖的广大地方;约占地球面积的十分之七;分成四个部分;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3)(形)外国的;外国来的:~人|~货。
(4)(形)现代化的(区别于‘土’):~办法|土~结合。
(5)(名)洋钱;银元:大~|小~|罚~一百元。
读音:jiào,jiāo
[jiào]
[ jiào ]1. 指导,训诲:教习。教头。教正。教师。教导。管教。请教。教学相长。因材施教。
2. 使,令:风能教船走。
3. 指“宗教”:教士。教主。教皇。教堂。
4. 姓。
[ jiāo ]1. 传授:教课。你教给我做。